时间: 2025-05-08 03:3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3:34:31
饱谙世事转疏慵,投老犹能向佛宫。
危坐遂移桑荫日,清谈仍对菊花风。
凭君为我追欢伯,自此游山作醉翁。
闻说秋来足佳句,暮归应念锦囊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说自己对世事已经了解得很透彻,但也因此感到懒惰;即使年纪渐长,依然愿意向佛求安宁。接着描绘了在桑树荫下悠闲地坐着,享受着菊花的清风。接下来的句子则向朋友求助,希望他能为自己寻找快乐的时光,今后也能像醉翁一样游山玩水。最后提到秋天来了,听说有许多好诗句,但在归家的路上,心中却感到空虚。
王之道,宋代诗人,性格洒脱,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深情。
此诗写于秋日,作者在德余庵静静读书,与友人交流,感受到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内心的淡然。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几句表现出对世事的理解,而这种理解伴随而来的却是懒散的心态,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哲思。作者虽然年纪渐长,但依然愿意向佛祈求心灵的宁静,这是一种对信仰的追寻与内心的寄托。
接下来的画面转向自然,桑荫和菊花风的描写,不仅营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情境,也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在这一幅幅宁静的画面中,作者的心情逐渐放松,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而后,诗人向朋友求助,希望能一同追寻快乐,化身“醉翁”游历山水,表达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最后,提到秋天的到来,虽有佳句流传,但自己却感到心灵的空虚,暗喻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增添了诗的深度和韵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感悟,表现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空虚感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积极态度。
诗中提到的“佛宫”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内心的安宁
C. 自然的美
诗人希望朋友能为他追寻什么?
A. 诗句
B. 快乐
C. 财富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生活的无奈与哲思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友谊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