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2: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2:31:32
次韵同年杨廷秀使君寄题石湖
作者:范成大 〔宋代〕
仪凰当瑞九韶成,何事栖鸾滞碧城?
公退萧然真吏隐,文名藉甚更诗声。
句从月胁天心得,笔与冰瓯雪碗清。
书到石湖春亦到,平堤梅影縠纹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瑞气盈盈的时节,何以栖息在这碧绿的城池中?
公子挥别浮华,隐于官场之外,文名虽显,却也更添诗声的清雅。
诗句从明月旁得来灵感,笔端如冰碗雪水般清澈。
书信寄到石湖,春天也随之而至,平堤上的梅花影子在水面上荡漾,宛如纹理。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宋代著名诗人,字景仁,号澄江,浙江人。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范成大隐居于石湖之时。他与友人杨廷秀的书信往来,激发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对仗,诗人用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的生长,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提到的“仪凰当瑞九韶成”,展现了一个祥和的环境,象征着和谐与美好。接下来的“何事栖鸾滞碧城”,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似乎在质疑世俗的繁华与喧嚣。
之后,诗人自我反思,意识到尽管身处官场,但心灵却是清静的,即使有文名的加持,最终还是诗歌的清雅更能打动人心。诗句的创作灵感来自月亮的旁侧,展现了诗人心思的细腻和对自然的观察力。最后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和梅花的影子,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春天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中的“仪凰”代表什么?
A. 凤凰
B. 吉祥和美好
C. 春天
“公退萧然真吏隐”中的“公”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友人杨廷秀
C. 官员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官场的厌倦
B. 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春天的美好
C. 对友谊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