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6:01
长亭怨(为任次山赋驯鹭)
作者: 张炎 〔宋代〕
笑海上白鸥盟冷。
飞过前滩,又顾秋影。
似我知鱼,乱蒲流水动清饮。
岁华空老,犹一缕柔丝恋顶。
慵忆鸳行,想应是朝回花径。
人静。怅离群日暮,都把野情消尽。
山中旧隐。料独树尚悬苍暝。
引残梦直上青天,又何处溪风吹醒。
定莫负归舟同载,烟波千顷。
在海上欢笑的白鸥似乎冷漠无情。
它们飞过前滩,又回头望着秋天的影子。
就像我懂得鱼儿的心思,
在乱蒲丛中,流水轻轻荡漾,像是在清饮。
岁月空虚地流逝,
仍然像一缕柔丝恋着心头。
懒得回忆那些鸳鸯的行踪,
想必是朝霞映照下的小径。
人静寂无人。怅然若失,在日暮时分,
所有的野性情怀都已消散。
山中旧时隐居的情景,
恐怕独树仍在苍茫的暮色中悬挂。
把残梦引向青天,又何处的溪风能将我唤醒?
绝不要辜负归舟的载重,
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千顷皆是。
张炎,字仲华,号白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自然景色及人生哲理,风格清新婉约。
《长亭怨》是张炎在游历途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流逝的感慨。此时正值秋季,诗人借助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长亭怨》是一首充满了深情与怅惘的词作,整体上渗透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海上白鸥的冷漠、秋天的影子、流水的动静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开头的“笑海上白鸥盟冷”便是以白鸥的冷漠引出诗人对情感的思考,接下来的描写逐渐深入,展现了岁华的流逝与对爱的渴望。
诗中反复出现的“人静”、“怅离群日暮”,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往昔情感的怀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岁华空老,犹一缕柔丝恋顶”,通过柔丝的意象,体现了情感的细腻与脆弱,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美感。
整首词作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景象,又有对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结尾的“定莫负归舟同载,烟波千顷”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不舍,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整首诗歌围绕孤独与对过往情感的怀念展开,展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时,寄托了心灵的孤独与情感的细腻,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长亭怨》中的“白鸥”象征什么?
诗中“岁华空老”的意思是:
“引残梦直上青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理解《长亭怨》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