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1:07
送姚校书因归河中
作者: 耿湋 〔唐代〕
十年相见少,一岁又还乡。
去住人惆怅,东西路渺茫。
古陂无茂草,高树有残阳。
委弃秋来稻,雕疏采后桑。
月轮生舜庙,河水出关墙。
明日过闾里,光辉芸阁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姚校书分别的惆怅之情。十年间很少见面,一年又要返回故乡。离别和归来的情感让人感到惆怅,东去西来的路途显得渺茫。古老的堤岸上没有茂盛的草,苍翠的高树映衬着残阳。秋天来临时,稻谷被弃,采桑的场景也显得稀疏。月亮升起在舜庙之上,河水从城墙之外流出。明天经过邻里时,希望能看到光辉照耀的阁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耿湋是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常常表达对人生、故乡的细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送别好友姚校书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唐代,士人之间的交往常伴随诗歌,送别诗尤为常见。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以“十年相见少”开篇,直接表达了与姚校书之间少有的相聚时光,点明了离别的主题。接着,诗人以“去住人惆怅,东西路渺茫”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惆怅心情,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和离别后重聚的渺茫。
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古陂无茂草,高树有残阳”,显示出秋天的凋零与孤寂,增强了离别的哀愁。同时,抛弃秋来的稻谷和稀疏的桑树,进一步映衬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最后两句以“月轮生舜庙,河水出关墙”结束,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故乡的眷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离别的惆怅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离别和再聚,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十年相见少”,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月轮生舜庙”中的“舜庙”指的是?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加侧重于对未来的期待与豪情;而耿湋的这首诗则更为细腻,集中在离别的惆怅与自然景象的融合上。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
这本书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