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47
欲出樊笼。须契真宗。善知识千载难逢。宏施捧喝,击碎虚空。却有钳锤,有炉鞲,有机锋。坐对孤峰。啸月吟风,握龙泉坐镇寰中。野犴绝迹,狐兔潜踪。却善调狮,善伏虎,善降龙。
想要走出笼子,必须契合真正的宗旨。善于传授知识的老师千年难得一遇。他们的宏大施展,如同捧着喝彩声,击碎了虚空。还有钳锤、炉鞲和机锋等工具。坐对孤峰,啸声在月下吟唱,握着龙泉刀坐镇天下。野狼消失,狐兔隐匿。但他善于调教狮子、伏击老虎、降服龙。
明本,生活于元代,是一位具有深厚道教思想和修行实践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出对人生哲理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诗人试图表达超越世俗束缚,追寻真正智慧和力量的愿望。
《行香子·欲出樊笼》以其激昂的情感和深邃的哲思引人入胜。诗中开头直指“欲出樊笼”,揭示了人们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接着通过“须契真宗”强调真理的重要性。诗人以对“善知识”的赞美,突显了真正的导师在追寻真理之路上的稀有性。
此外,诗中“宏施捧喝,击碎虚空”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越自我的力量,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传统束缚的反抗。最后的“善调狮,善伏虎,善降龙”则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表明了一种掌控天地、调和万物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智慧与力量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人们对自我实现的渴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与真理,强调知识、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性,体现了对个人修行与成长的深刻理解。
诗中“樊笼”比喻什么?
A. 自由
B. 束缚
C. 追求
“善知识”指的是:
A. 朋友
B. 有智慧的老师
C. 无知者
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和力量来自于:
A. 天赋
B. 个人努力与实践
C. 传统
比较《行香子·欲出樊笼》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情的追求,但《行香子》更强调智慧与内修,而《将进酒》则突出豪放与洒脱,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