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清平乐(咏岩桂)》

时间: 2025-05-06 07:56:31

诗句

断崖流水。

香度青林底。

元配骚人兰与芷。

不数春风桃李。

淮南丛桂小山。

诗翁合得攀翻。

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7:56:31

原文展示:

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淮南丛桂小山。诗翁合得攀翻。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白话文翻译:

断崖边有流水,香气穿过青翠的林底。原本与骚人雅士相配的兰花与白芷,不亚于春风中的桃花李花。淮南地区的小山丛生着桂树。诗人应当去攀折翻阅。身体到达了仙境般的十洲三岛,心灵则游历于万千深谷和高岩之间。

注释:

  • 断崖:陡峭的山崖。
  • 香度:香气传递。
  • 青林:青翠的树林。
  • 元配:原本相配。
  • 骚人:指文人墨客。
  • 兰与芷:两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不数:不亚于。
  • 春风桃李:春天的桃花和李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 淮南:地名,今安徽一带。
  • 丛桂:丛生的桂树。
  • 诗翁:指诗人。
  • 攀翻:攀折翻阅,指欣赏自然美景。
  • 十洲三岛:古代传说中的仙境。
  • 万壑千岩:形容山峦起伏,景色壮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水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清平乐(咏岩桂)》是他的一首代表作,通过对岩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庠隐居期间,他通过对岩桂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岩桂为主题,通过对岩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描绘了岩桂生长的环境,断崖流水,青林幽深,岩桂的香气在其中弥漫,形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岩桂的高洁品质,它与骚人雅士相配的兰花与白芷一样,不亚于春风中的桃花李花,表达了诗人对岩桂的赞美。最后两句“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身体能够到达仙境般的十洲三岛,心灵则游历于万千深谷和高岩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崖流水。香度青林底。
    • 描绘了岩桂生长的环境,断崖流水,青林幽深,岩桂的香气在其中弥漫。
  2. 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
    • 通过对比,突出了岩桂的高洁品质,它与骚人雅士相配的兰花与白芷一样,不亚于春风中的桃花李花。
  3. 淮南丛桂小山。诗翁合得攀翻。
    • 描绘了淮南地区的小山丛生着桂树,诗人应当去攀折翻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4. 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
    •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身体能够到达仙境般的十洲三岛,心灵则游历于万千深谷和高岩之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元配骚人兰与芷。不数春风桃李。”的对比,突出了岩桂的高洁品质。
  • 象征:“十洲三岛”和“万壑千岩”象征着仙境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岩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断崖流水:描绘了岩桂生长的环境,形成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
  • 青林:青翠的树林,增添了诗中的幽静氛围。
  • 兰与芷:两种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春风桃李:春天的桃花和李花,比喻美好的事物。
  • 十洲三岛: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的地方。
  • 万壑千岩:形容山峦起伏,景色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元配骚人兰与芷”中的“骚人”指的是什么? A. 文人墨客 B. 农民 C. 商人 D. 官员

  2. 诗中“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权力的渴望

  3. 诗中“淮南丛桂小山”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淮南地区的小山丛生着桂树 B. 淮南地区的平原 C. 淮南地区的大山 D. 淮南地区的河流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苏庠《清平乐(咏岩桂)》: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过去的回忆,而苏庠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这本书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苏庠的《清平乐(咏岩桂)》,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苏庠诗集》:这本书收录了苏庠的众多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苏庠的诗歌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 述怀 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 岸梅 过蛮溪渡 春晚岳阳言怀二首 春日即事 春晚泊船江村 华清宫三首·其一 华清宫三首·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非字旁的字 说白道绿 兀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徐巿 反文旁的字 谷神星 拖磨 茅屋采椽 金阵 广开门路 獠者 小字头的字 无地自容 改开头的成语 詀言詀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