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鹧鸪天》

时间: 2025-07-29 11:57:58

诗句

秋入蒹葭小雁行。

参差飞堕水云乡。

直须银甲供春笋,且滴糟床覆羽觞。

风压幕,月侵廊。

江南江北夜茫茫。

悬知上马啼鹃梦,一夜惊飞宝鸭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1:57:58

原文展示:

秋入蒹葭小雁行。参差飞堕水云乡。直须银甲供春笋,且滴糟床覆羽觞。风压幕,月侵廊。江南江北夜茫茫。悬知上马啼鹃梦,一夜惊飞宝鸭香。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蒹葭丛中,小雁成行。它们参差飞翔,坠入水云之乡。只需银甲般的春笋作为供品,且让酒滴在糟床上,覆盖羽觞。风压帷幕,月光侵入廊道。江南江北,夜色茫茫。预知上马时,啼鹃的梦境,一夜之间惊飞了宝鸭的香气。

注释:

  • 蒹葭:指芦苇。
  • 小雁行:形容雁群飞行。
  • 水云乡:指水边云雾缭绕的地方。
  • 银甲:比喻春笋的洁白如银。
  • 糟床:酿酒时用来压酒糟的床。
  • 羽觞:古代的一种酒器,形状像鸟羽。
  • 风压幕:风压在帷幕上。
  • 月侵廊:月光照进廊道。
  • 悬知:预知。
  • 啼鹃:杜鹃鸟,常在春天啼叫。
  • 宝鸭香:指香炉中的香,形状像鸭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鹧鸪天》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和对远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苏庠隐居时所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江南江北夜茫茫”可能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诗中“秋入蒹葭小雁行”一句,既展现了秋天的到来,又通过小雁的飞行增添了动感。“参差飞堕水云乡”则进一步以水云之乡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文通过“银甲供春笋”和“且滴糟床覆羽觞”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享受。结尾的“悬知上马啼鹃梦,一夜惊飞宝鸭香”则通过梦境和香气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苏庠的诗人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入蒹葭小雁行”:秋天来临,芦苇丛中,小雁成行飞行。
  2. “参差飞堕水云乡”:小雁参差飞翔,坠入水云缭绕的地方。
  3. “直须银甲供春笋”:只需洁白如银的春笋作为供品。
  4. “且滴糟床覆羽觞”:让酒滴在糟床上,覆盖羽觞。
  5. “风压幕,月侵廊”:风压在帷幕上,月光照进廊道。
  6. “江南江北夜茫茫”:江南江北,夜色茫茫。
  7. “悬知上马啼鹃梦”:预知上马时,啼鹃的梦境。
  8. “一夜惊飞宝鸭香”:一夜之间惊飞了宝鸭的香气。

修辞手法:

  • 比喻:“银甲供春笋”中,银甲比喻春笋的洁白。
  • 拟人:“风压幕,月侵廊”中,风和月被赋予了人的动作。
  • 对仗:“江南江北夜茫茫”中,江南江北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江南江北夜茫茫”和“悬知上马啼鹃梦”等句,也透露出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蒹葭:芦苇,象征秋天。
  • 小雁行:雁群飞行,象征季节的变迁。
  • 水云乡:水边云雾缭绕的地方,象征超脱尘世。
  • 银甲:春笋的洁白,象征纯洁。
  • 糟床:酿酒的工具,象征生活的美好。
  • 羽觞:酒器,象征宴饮的欢乐。
  • 风压幕:风压在帷幕上,象征夜晚的宁静。
  • 月侵廊:月光照进廊道,象征夜晚的美丽。
  • 啼鹃:杜鹃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宝鸭香:香炉中的香,象征美好的梦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入蒹葭小雁行”中的“蒹葭”指的是什么? A. 芦苇 B. 竹子 C. 树木 D. 花草

  2. “参差飞堕水云乡”中的“水云乡”象征什么? A. 尘世 B. 超脱尘世 C. 战争 D. 繁华

  3. “直须银甲供春笋”中的“银甲”比喻什么? A. 春笋的洁白 B. 银色的盔甲 C. 春天的花朵 D. 银色的月亮

  4. “悬知上马啼鹃梦”中的“啼鹃”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秋天的离去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庠的《鹧鸪天》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苏庠的诗更注重对季节变化的感慨,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美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苏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大散关图有感 秋思 短歌示诸稚 幽居五首 其一 夏日 梅花绝句 杂兴 呻吟 醉中绝句 书南堂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坡下驴 气忍声吞 鹿字旁的字 兼朱重紫 立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谨立 擂石车 诡形殊状 一笔勾断 打博 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弄的词语有哪些 析精剖微 目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包含激的词语有哪些 鸾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