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0: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0:51:07
悲来乎,悲来乎!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
悲来不吟还不笑,天下无人知我心。
君有数斗酒,我有三尺琴。
琴鸣酒乐两相得,一杯不啻千钧金。
悲来乎,悲来乎!天虽长,地虽久,
金玉满堂应不守。
富贵百年能几何?死生一度人皆有。
孤猿坐啼坟上月,且须一尽杯中酒。
悲来乎,悲来乎!凤鸟不至河无图,
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秦家李斯早追悔,
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悲伤啊,悲伤啊!主人有酒就别再斟上,听我唱一曲悲伤的歌。
我若不吟唱便无法欢笑,世上无人懂我心。
你有几斗美酒,我有三尺琴。
琴声与酒乐相得益彰,一杯酒的欢乐胜过千金。
悲伤啊,悲伤啊!天虽长,地虽久,
金银满堂又能守多久?
富贵百年能有几何?生死只有一次人人皆有。
孤猿在坟上月下哀鸣,快来痛痛快快饮尽这杯酒。
悲伤啊,悲伤啊!凤凰不至于河边没有图画,
微子被箕子所奴役。
汉帝不再记得李将军,楚王放逐了屈原大夫。
悲伤啊,悲伤啊!秦家李斯早已追悔,
虚名已被抛在身外。
范仲淹何曾爱五湖,功成名就便自我退隐。
剑是一个人所用,书能知道名字。
惠施不愿意干万乘之国,卜式未必穷尽一经。
还须年轻人去取方伯,莫要白发苍苍还做儒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洒脱,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山水、酒宴、人生哲理等,深受后人喜爱。
《悲歌行》创作于李白的流浪生涯中,表现了他对人生无常、富贵虚幻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死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酒歌的热爱,反映了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
《悲歌行》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李白通过对酒歌的吟唱,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孤独。诗中“悲来乎,悲来乎”反复出现,表达了诗人对悲伤的感慨,似乎在呼唤着世人的理解与共鸣。李白将音乐与酒结合,认为两者相得益彰,能使人忘却烦恼,体现了他对人生乐趣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李白引入历史典故,提到汉帝与李将军、楚王与屈原,表现出对历史上英雄的惋惜与对名利的反思。他通过这些典故,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使拥有财富与地位,也无法避免生死的无常,虚名终究是浮云。诗中“孤猿坐啼坟上月”,更是以孤独的猿猴象征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借此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刻,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渴望。李白把悲伤与美酒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超越生死、享受当下的态度,充分展现了他洒脱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吟唱悲歌,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强调了财富的虚幻与生命的短暂,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告诫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悲歌行》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虚名是什么?
“孤猿坐啼坟上月”中的“孤猿”象征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