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3:02
赠友仙即送归甬东兼申卜邻之约
——沈道宽 〔清代〕
奔走风尘计每疏,
虚名到我复何如。
青云失路思高卧,
白首无成悔著书。
敢诩长途存老马,
难分江水润枯鱼。
归田赋就知何日,
怅望松楸待扫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和名利的思考。诗中说我奔波于世,常常觉得忙碌而无所成就,虚名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呢?我曾经渴望高处的生活,如今却因失去方向而感到迷茫;年纪渐长,白发苍苍,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成就,写下的书也是无用的。虽然我敢自夸长途跋涉的老马,但我和江水之间的关系却如同枯鱼一样难以分开。归田赋何时才能完成呢?我只能怅然地望着松树和楸树,等待清扫的那一天。
作者介绍:沈道宽,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朋友离别之际,沈道宽借送别之情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感慨。社会环境的动荡以及个人经历的挫折,使得他对未来充满了无奈与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奔波生活的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奔走风尘计每疏”引入,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忙碌生活的无奈与疲惫。接着,虚名的无用与个人成就的缺失,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失落感。诗人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示得淋漓尽致,青云之路已然失去,反映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白首无成,使得后面的悔恨更加深刻,而“敢诩长途存老马”,则是对自身经历的自嘲与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奈的自嘲。
后半部分则更具诗意,诗人以江水与枯鱼的比喻,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既有无奈,又有对生活的执着。最后的“怅望松楸待扫除”,则是对归隐田园生活的憧憬与期待,虽有惆怅,却也夹杂着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虚名”指的是什么?
a) 实际成就
b) 空洞的名声
c) 自然景色
“青云失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迷茫与失落
b) 高兴与满足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人最后提到的“松楸”象征什么?
a) 归隐的理想
b) 忙碌的生活
c) 人际关系
答案:1.b 2.a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道宽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但其语调更加宁静祥和,而沈道宽的诗则更显迷茫与无奈。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却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