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王霁台游澹岩》

时间: 2025-05-13 23:22:34

诗句

平畴回寒蹊,密林翳危磴。

雷斧施全力,云根辟一径。

丑石虎豹踞,逸笋蛇虺迸。

同游得王乔,探涉鹤驭并。

初寻或隈隩,深入转幽靓。

谺开地脉深,豁露天宇净。

穷搜忽宽广,砥壤拭如镜。

青削菡萏垂,浓滴乳柱莹。

剔藓读题识,云破日辉映。

冷风洒尘襟,霁雪澄定性。

洞外疲登顿,岩巅知旷夐。

他时杖策来,景物拾残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23:22:34

原文展示

同王霁台游澹岩
作者: 沈道宽 〔清代〕

平畴回寒蹊,密林翳危磴。
雷斧施全力,云根辟一径。
丑石虎豹踞,逸笋蛇虺迸。
同游得王乔,探涉鹤驭并。
初寻或隈隩,深入转幽靓。
谺开地脉深,豁露天宇净。
穷搜忽宽广,砥壤拭如镜。
青削菡萏垂,浓滴乳柱莹。
剔藓读题识,云破日辉映。
冷风洒尘襟,霁雪澄定性。
洞外疲登顿,岩巅知旷夐。
他时杖策来,景物拾残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王霁台游览澹岩时的所见所感。起初,曲折的小路穿过平坦的田野,幽静的林木遮蔽着陡峭的山坡。雷霆般的斧头砍伐树木,使得云层之根开辟出一条小径。丑陋的岩石上,老虎和豹子静静栖息,灵巧的竹笋和蛇则在此间窜动。与王霁台共同游玩,乘鹤漫游。起初的探寻或许有些受限,但深入后却发现更加幽美的景致。山谷中开拓出深邃的地脉,宽阔的天空展露无遗。穷极搜寻,忽然感到广阔无垠,清澈的土壤如镜子般明亮。青青的荷花低垂,浓密的露珠在阳光下闪耀。剔除苔藓,阅读题刻,云层破开,阳光照射过来。凉爽的风轻轻拂面,霁雪般的清澈使心境宁静。走出洞外,感到疲惫停顿,站在山巅,知晓视野的辽阔。将来我再来时,必将拾起这些残存的美景。

注释

  • 平畴:平坦的田地。
  • 危磴:高耸的山坡。
  • 雷斧:形容劈砍的力量如雷电般猛烈。
  • 逸笋:指竹笋轻盈地窜动。
  • :指山谷或溪流。
  • 砥壤:光滑的土壤。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剔藓:清除苔藓。
  • 霁雪:形容天空清澈如霁后之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道宽,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同王霁台游澹岩》创作于沈道宽与友人游览澹岩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致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相交的乐趣,诗中表现出的宁静与广阔,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

诗歌鉴赏

沈道宽的《同王霁台游澹岩》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友人游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与友人共游的喜悦。诗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描绘了山川湖泊的美丽场景和探寻之旅的乐趣。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描绘了从起初的险峻到深入的幽静景象,体现了探索自然的过程。诗中的“平畴回寒蹊,密林翳危磴”,通过对比展示了自然的险峻与柔美,令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致远的自然中。后续描写的“雷斧施全力,云根辟一径”则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与开阔。

在意象的描绘上,诗人用“青削菡萏垂,浓滴乳柱莹”展现了荷花的清丽,突出自然之美。最后,诗人以“他时杖策来,景物拾残剩”收尾,表达了对未来再度来访的期待,暗示了自然的魅力和无尽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畴回寒蹊:描绘平坦的田野与蜿蜒的小路,暗示旅途的开始。
  2. 密林翳危磴:密集的森林遮蔽着陡峭的山坡,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3. 雷斧施全力:形容劈砍树木的力量,表现出自然的粗犷与豪放。
  4. 云根辟一径:开辟出一条通向云层之根的小径,象征探索的力量。
  5. 丑石虎豹踞:丑陋的岩石上栖息着老虎和豹子,表现自然的野性。
  6. 逸笋蛇虺迸:竹笋与蛇灵动的形象,展现生命的活力。
  7. 同游得王乔:与王乔友人同行,表达友谊与共同探寻的乐趣。
  8. 初寻或隈隩:初步探索时可能遇到的障碍。
  9. 深入转幽靓:深入后发现更美丽的景色。
  10. 谺开地脉深:山谷中地脉开阔,表现自然的深邃。
  11. 豁露天宇净:天空开阔,清澈明亮,象征心灵的宁静。
  12. 穷搜忽宽广:经过深入的探索,突然感到广阔无边。
  13. 砥壤拭如镜:土地光滑如镜,表现自然的清新。
  14. 青削菡萏垂:荷花的美丽形象,展现自然的精致。
  15. 浓滴乳柱莹:露珠晶莹剔透,增强了生动的意象。
  16. 剔藓读题识:清除苔藓,阅读题刻,象征对文化的追求。
  17. 云破日辉映:阳光透过云层,给予温暖与光明。
  18. 冷风洒尘襟:凉风拂面,带来清新的感觉。
  19. 霁雪澄定性:清澈的景象,象征心境的宁静。
  20. 洞外疲登顿:走出洞外时感到疲惫,表现旅途的辛劳。
  21. 岩巅知旷夐:站在山巅,领略到广阔的视野。
  22. 他时杖策来:未来再来时,带着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雷斧施全力”比喻劈砍的力量,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如“逸笋蛇虺迸”表现灵动感。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诗人在游览中体悟到自然的辽阔与深邃,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寒蹊:象征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开始。
  2. 密林:代表神秘与未知。
  3. 丑石:体现自然的原始与野性。
  4. 菡萏:象征清丽与生命的美好。
  5. 冷风:代表清新与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雷斧”主要形容什么? A. 劈砍的力量
    B. 风的强劲
    C. 水的流动
    答案:A

  2. 诗中的“青削菡萏垂”描述的是哪种植物? A. 竹子
    B. 荷花
    C. 菊花
    答案:B

  3. 诗人在游历中与谁同行? A. 王霁台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江雪》 - 柳宗元
  3. 《山居秋暝》 - 王维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同王霁台游澹岩》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关注人生的悲凉与感伤,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友谊的珍惜。
  • 《江雪》(柳宗元)同样描绘了雪后的景象,但更显孤独和清冷,与沈道宽的乐观态度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金刚三藏(一作许浑诗) 题横水驿双峰院松(一作横水馆双松) 陪韦中丞宴扈都头花园(一作楚州宴花楼) 自遣 答友人 广陵答崔琛 江上逢许逸人 宿何书记先辈延福新居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马平川 斐然向风 功均天地 雀目鼠步 齲字旁的字 狂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狂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束锦 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临机应变 抟据 好学 田减一笔常用字汇总_田字减笔画汉字详解 哑炮 无字旁的字 带天的汉字大全_带天的字有哪些 缶字旁的字 月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小字头的字 带田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