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7:2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7:29:54
《马嵬行》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
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
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
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
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
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在绿草如茵的道路上,微风轻拂,马嵬驿的黄尘飞扬。
路边有位杨贵人,她的坟墓高三四尺。
我问路旁的孩子们,他们都说她在蜀地时曾经幸运。
军队诛杀了戚族,天子也舍弃了妖姬。
众多官吏伏在门前屏风后,贵人拉着皇帝的衣服。
她低头回眸,眼神如风日般无光。
贵人喝着金屑酒,瞬间就如舜英般凋零。
她平生服用杏丹,颜色依旧如昔。
车尘已经远去,里巷中有人窥视。
大家都爱那宿妆的妍丽,君王在她画眉的地方。
曾经的履綦如今无影无踪,履组的光辉也未曾熄灭。
看不见岩畔的人,却只见凌波的袜子。
邮童喜爱追寻她的踪迹,私下解开了鞶带的结。
传看她的美丽,千万人也看不够,香气缕缕不断。
她的指环照耀着骨骼,首饰的价值胜过连城。
将要进入咸阳市,却依旧让贾胡感到惊讶。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词、散文、赋等多种文体见长,作品多表达对现实的感悟及对历史的思考。刘禹锡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白话入诗,流派上属于古文运动的代表之一。
《马嵬行》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后,时代动荡,诗人通过杨贵人的典故,反映了对历史兴亡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惋惜。
《马嵬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杨贵人曾经的美丽与荣耀,以及她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诗中运用了许多细腻的意象,如“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等,营造出一种令人向往而又感伤的氛围。诗人通过路边的孩子所说的“幸蜀时”,更是引发对杨贵人过去荣华的追忆。
全诗在描绘贵人之美的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悲剧色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诗中的“低回转美目”与“风日为无晖”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昔日的辉煌已随风而去,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刘禹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哀悼,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深刻洞察,具有较强的历史感与现实批判精神。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
描绘了马嵬驿的环境,绿野和黄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着美好与悲剧的对立。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直接引入杨贵人,坟墓的高度显示出她的地位与荣华已成过往。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孩子们对杨贵人的回忆,流露出对她昔日辉煌的怀念。
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提到历史事件,揭示了权力的残酷与无情。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
官吏对贵人的恭敬,映衬出贵人的曾经的权势。
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杨贵人的眼神与光辉的对比,暗示着她的美丽已不再。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细致描绘贵人饮酒的情景,表达她的生活奢华与短暂美丽。
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显示出贵人虽老却仍保持的美丽,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整首诗通过杨贵人的故事,探讨了权力与美丽的短暂、历史的无情与命运的无常,反映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惋惜,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切感悟。
《马嵬行》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杨贵人”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马嵬驿”与哪个事件相关?
答案:1.B;2.C;3.A
《长恨歌》与《马嵬行》对比
两首诗都涉及到杨贵人的故事,前者侧重于爱情与悲剧的结合,而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