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 其四》

时间: 2025-04-26 20:27:56

诗句

篆烟销尽沈馢缕。

愁坐清无语。

宫罗软绣曲屏风。

移向花间应解护香红。

红英落尽春无信。

莺燕归期近。

伊行能得共归无。

看取缃桃瘦损要人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7:56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其四
篆烟销尽沈馢缕。愁坐清无语。
宫罗软绣曲屏风。移向花间应解护香红。
红英落尽春无信。莺燕归期近。
伊行能得共归无。看取缃桃瘦损要人扶。

白话文翻译:

篆烟已消散,沉香缕也无踪。愁苦中独坐,无语凝望清幽。
宫殿中柔软的绣品与曲形屏风,轻轻移向花丛,似乎能保护那香红的花朵。
红花凋零,春天似乎失去了信约,黄莺和燕子归来的日子已近。
她离去后,能否再一起归来?看那缃桃树,已经瘦弱,需人搀扶。

注释:

  • 篆烟:指香烟,篆字形的烟。
  • 沈馢缕:沈香缕,指香气浓郁的缕。
  • 宫罗软绣:指宫中柔软的绣品,形容奢华。
  • 香红:指红色的花,散发着香气。
  • 红英:指红色的花朵。
  • 缃桃:指一种桃树,缃色即淡黄色。

典故解析:

  • “莺燕”常用来比喻春天的到来,代表生机与希望。
  • “缃桃”象征着凋零的青春和无奈的美好回忆,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诗人,因其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韵律而受到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晚春时节,作者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表达对失去、孤独和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末的伤感,诗人以“篆烟”和“沈馢缕”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愁苦的氛围。接着,描绘了宫中绣品和花间红香,细致地展示出奢华与美丽的对比,但红花的凋零又折射出青春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
“莺燕归期近”一语,不仅暗示了春天的结束,也寓意着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最后的“看取缃桃瘦损要人扶”则更为沉重,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惋惜,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这首诗整体上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无常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篆烟销尽沈馢缕:烟雾散去,香气也已消失,暗示着美好的时光已逝。
    • 愁坐清无语:在清幽的环境中,愁苦的心情使人无语。
    • 宫罗软绣曲屏风:华美的宫廷装饰,但内心的孤独却无法掩饰。
    • 移向花间应解护香红:将目光转向花丛,似乎希望能保护那份美好。
    • 红英落尽春无信:花瓣凋零,春天的承诺变得无信。
    • 莺燕归期近:春天的鸟儿即将归来,象征着变化的来临。
    • 伊行能得共归无:对逝去者的怀念,渴望再相聚。
    • 看取缃桃瘦损要人扶:看那桃树,因时光流逝而显得瘦弱,需要人去扶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莺燕”暗示春天的生机。
    • 对仗:在不同句中使用相似的结构,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如“香红”似乎活泼有生气,赋予花朵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青春的惋惜,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篆烟:象征着不可追寻的往昔。
  • 红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年轻的生命。
  • 莺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缃桃:象征着衰老与需要扶持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篆烟”指的是什么? A. 水
    B. 香烟
    C. 风
    答案:B

  2. “红英落尽春无信”表现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无聊
    答案:B

  3. “看取缃桃瘦损要人扶”中,缃桃象征着什么? A. 青春
    B. 生命的脆弱
    C. 财富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 《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前者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后者则侧重内心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网络资源与研究论文。

相关查询

峡哀 其十 独愁 独愁(一作独怨,一作赠韩愈) 洛桥晚望 游子 老恨 列仙文 金母飞空歌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杂曲歌辞。伤歌行 和丁助教塞上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决 巳字旁的字 却说 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兵 焚林竭泽 比字旁的字 锦心绣肠 虎字头的字 无赖之徒 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引目 麻字旁的字 群起而攻之 谈言微中 衰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