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

时间: 2025-04-26 19:19:51

诗句

眉上雅黄钗上凤。

压得春愁重。

竹梢清露滴阑干。

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

莺慵蝶倦都无赖。

薄恨屏风外。

博山炉子篆香熏。

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9:51

原文展示:

虞美人
眉上雅黄钗上凤。
压得春愁重。
竹梢清露滴阑干。
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
莺慵蝶倦都无赖。
薄恨屏风外。
博山炉子篆香熏。
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她的头发用雅致的黄钗和凤形饰物装饰着,似乎把春天的愁苦压得更重了。竹梢上的露珠滴落在栏杆上,露珠中仿佛蕴藏着湘娥的幽怨之泪,未曾轻弹。莺鸟懒惰,蝴蝶疲倦,似乎都显得无精打采。薄薄的怨恨在屏风外游荡,博山炉中袅袅的香气弥漫着。谁会相信,炉烟散去后它们会变成行云呢?

注释:

  • 雅黄:一种优雅的黄色。
  • :古代女性用来盘发的饰品。
  • 湘娥:指湘江的女神,象征着愁苦的女性情感。
  • 博山炉:一种香炉,有着特定的造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廷式,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以清丽婉约见长。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表现了当时文人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反映出对春天、爱情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虞美人》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诗中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与爱情的忧愁。开篇以“眉上雅黄钗上凤”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优雅,却因为这份美丽而带来的愁苦,显示出一种矛盾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清晨的露水与湘娥的泪水,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苦的情感。莺鸟和蝴蝶的懒惰同样反映出春天的无奈与沉重,而薄恨在屏风外徘徊,似乎在诉说着女子心中的不满与无奈。最后,博山炉子的香气和炉烟的意象,既象征着美好的幻想,也暗示着这些美好在现实面前的脆弱与短暂。整首诗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充满了无奈的愁苦,展示了文人对人生的哲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眉上雅黄钗上凤”:描绘女子的美丽,她的装饰代表了春天的生机。
    • “压得春愁重”:美丽伴随着惆怅,春天的愁苦愈发沉重。
    • “竹梢清露滴阑干”:细腻的景象中流露出清晨的宁静与愁苦。
    • “中有湘娥幽泪不曾弹”:描绘了湘娥的哀伤,暗示了内心的情感。
    • “莺慵蝶倦都无赖”: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显得懒散与疲倦。
    • “薄恨屏风外”:表现了微弱的怨恨在空间中的游荡。
    • “博山炉子篆香熏”:香气的意象象征着闲逸与享受。
    • “不信炉烟散后作行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湘娥幽泪”将情感具象化。
    • 拟人:如“莺慵蝶倦”,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惆怅,探讨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眉上雅黄:象征着女子的优雅与美丽。
  • 竹梢清露:象征清晨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
  • 博山炉:象征着闲适的生活和内心的香气。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娥”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湘江的女神
      C. 一种乐器

    2. “莺慵蝶倦都无赖”中的“无赖”指的是什么?
      A. 无精打采
      B. 失去生命
      C. 不可奈何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 诗词对比:比较文廷式与李清照在描绘春天的不同手法,文廷式更倾向于愁苦,而李清照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老梅 示学者 缪觉轩先生过访简诗 积雨初晴沿村眺望 南村写怀 寿叶茂卿八十 寄金沙史淩霄 寿岸生从叔六十 怀史淩霄 雨窗写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羯的词语有哪些 制行 肉字旁的字 要死不活 金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短斤缺两 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嫁鸡逐鸡,嫁犬逐犬 柳色 缶字旁的字 触手可及 朔食 齊字旁的字 掘窖 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枝对叶比 载舟覆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