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拜宣武军节度使》

时间: 2025-07-12 19:27:42

诗句

油幢并入虎旗开,锦橐从天凤诏来。

星应魏师新鼓角,

地嫌梁苑旧池台。

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

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27:42

原文展示:

《拜宣武军节度使》
作者:李绅 〔唐代〕

油幢并入虎旗开,
锦橐从天凤诏来。
星应魏师新鼓角,
地嫌梁苑旧池台。
日晖红旆分如电,
人拥青门动若雷。
伊洛镜清回首处,
是非纷杂任尘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宣武军节度使的盛大场景。油幢的旗帜和虎旗同时展开,华丽的锦囊从天而降,象征着皇帝的诏令。星辰暗示着魏国的军队鼓角齐鸣,土地似乎对梁苑的旧池台产生嫌恶。阳光照耀下,红色的旗帜像电光一样闪耀,人们聚集在青门前,声势如雷。回首伊洛的镜水,清澈如昔,却让人对是非纷争感到无奈,任凭尘埃落定。

注释:

  • 油幢:指油幡,古代军中标志。
  • 虎旗:象征威武的军旗。
  • 锦橐:华丽的囊袋,代表丰厚的礼物或诏令。
  • 魏师:指魏国的军队。
  • 鼓角:军中号角声,象征出征。
  • 梁苑:古代园林,指旧有的繁华场所。
  • 红旆:红色的旗帜,代表军队。
  • 青门:指城门,象征着人们的聚集。
  • 伊洛镜:伊河和洛河的合称,象征清澈之水。
  • 尘埃:比喻是非纷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绅(约 775-818),字子昉,号青溪,唐代诗人。李绅以其书卷气和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善于描写人情和社会风貌。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之时。宣武军节度使作为地方军政首领,负责维护地方治安与稳定。诗中描绘了节度使的盛大仪式,展现了唐代政治和军事的繁荣场面。

诗歌鉴赏:

《拜宣武军节度使》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唐代军事与政治的荣耀。首句“油幢并入虎旗开”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庄重的时刻,油幢和虎旗分别象征着军队的威严和皇权的支持,展示了节度使的身份与地位。接着“锦橐从天凤诏来”,则引入了皇帝的旨意,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重视与支持。

诗中提到的“星应魏师新鼓角”,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出战争的紧迫感和气氛。而“地嫌梁苑旧池台”则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盛衰,表现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紧张的氛围中,透出一种对权力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埃”则化作一幅清澈的画面,诗人回望历史,感慨纷争与是非,任凭尘埃落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与释然。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盛典的壮丽,更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敏感的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油幢并入虎旗开:油幢和虎旗同时展开,象征着军队的威武与节度使的权威。
  2. 锦橐从天凤诏来:华丽的锦囊自天而降,象征着皇帝的旨意传达。
  3. 星应魏师新鼓角:星辰似乎在回应,预示着魏国军队的号角声。
  4. 地嫌梁苑旧池台:土地对旧日的繁华感到嫌弃,暗示历史的变迁与无情。
  5. 日晖红旆分如电:阳光下,红色的旗帜闪烁着,展现出战争的紧迫感。
  6. 人拥青门动若雷:人群聚集在青门前,声势如雷,表现出人们的热情。
  7. 伊洛镜清回首处:伊河和洛河的清水回望,象征着对历史的反思。
  8. 是非纷杂任尘埃:对是非争议感到无奈,任凭尘埃落定,体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晖红旆分如电,人拥青门动若雷”,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日晖红旆分如电”,将旗帜的闪耀比作电光,生动形象。
  • 象征:油幢、虎旗等象征军队的威严,锦橐象征皇权的支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节度使盛典的描绘,反映了唐代的政治繁荣及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权力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蕴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感慨与释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油幢:象征军队的威武与荣耀。
  • 虎旗:象征权威与力量。
  • 锦橐:代表丰厚的礼物与权力的象征。
  • :象征天命与战争的紧迫感。
  • 日晖:象征光明与希望,同时也隐喻战争的激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油幢并入虎旗开”中“油幢”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军中标志
    • C. 一种食物
  2. 诗中提到的“锦橐”象征什么?

    • A. 皇帝的诏令
    • B. 战争的号角
    • C. 人民的声音
  3. 最后两句“伊洛镜清回首处,是非纷杂任尘埃”的意思是?

    • A. 历史清晰可见
    • B. 纷争的无奈与释然
    • C. 对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反映了战争与国家破败的情感。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权力与历史的思考,但更为豪放与奔放。
  • 杜甫《兵车行》: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主题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李丞相挽诗三首 论俗十二首 次韵白水雪梅二诗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 食蛎房 巡寨偶书 次韵熊叔雅七言 园蔬十咏·萝卜 投壶 山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降心下气 支缭 洞鉴古今 譻譻 张良借箸 貝字旁的字 千里之足 亅字旁的字 皓齿红唇 昼眠 反骨 舟字旁的字 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孺子可教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