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时间: 2025-07-12 14:52:21

诗句

玄英范老闻风起,俱为羊裘一钓丝。

堂扁三贤非本意,何如只号子陵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52:21

原文展示:

玄英范老闻风起,俱为羊裘一钓丝。堂扁三贤非本意,何如只号子陵祠。

白话文翻译:

玄英和范老听到风声兴起,都为了那羊裘和一根钓丝。堂上悬挂的三贤并非他们的本意,不如只称子陵祠更为合适。

注释:

  • 玄英:指唐代诗人杜甫,因其诗风沉郁顿挫,有“诗史”之称。
  • 范老:指唐代文学家范仲淹,其《岳阳楼记》著名。
  • 羊裘一钓丝: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传说他隐居不仕,常披羊裘钓鱼。
  • 堂扁三贤:指堂上悬挂的三位贤人画像或牌位。
  • 子陵祠:指纪念严子陵的祠堂。

诗词背景:

作者洪咨夔,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此诗通过对严子陵的怀念,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行经严陵道时,对历史上的隐士严子陵表示敬仰,同时对当时社会风气表示不满,认为真正的贤者不应被世俗所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严子陵的怀念,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中“玄英范老闻风起,俱为羊裘一钓丝”一句,借用杜甫和范仲淹的名声,来强调严子陵的高洁。后两句“堂扁三贤非本意,何如只号子陵祠”则直接表达了对严子陵的敬仰,认为将他与杜甫、范仲淹并列并不合适,严子陵的隐逸精神更为纯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批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玄英范老闻风起:借用杜甫和范仲淹的名声,来强调严子陵的高洁。
    • 俱为羊裘一钓丝:指严子陵隐居不仕,常披羊裘钓鱼,象征其隐逸生活。
    • 堂扁三贤非本意:认为将严子陵与杜甫、范仲淹并列并不合适。
    • 何如只号子陵祠:认为只称子陵祠更为合适,表达了对严子陵的敬仰。
  • 修辞手法:

    • 借代:用“玄英”代指杜甫,“范老”代指范仲淹。
    • 对比:将严子陵与杜甫、范仲淹进行对比,突出严子陵的隐逸精神。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羊裘一钓丝:象征严子陵的隐逸生活。
    • 堂扁三贤:象征世俗对贤者的评价。
    • 子陵祠:象征对严子陵的敬仰。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玄英”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2. “羊裘一钓丝”象征什么? A. 严子陵的隐逸生活 B. 严子陵的文学成就 C. 严子陵的政治抱负 D. 严子陵的军事才能
    3. 诗中“堂扁三贤非本意”表达了什么? A. 对严子陵的敬仰 B. 对杜甫和范仲淹的敬仰 C. 对世俗评价的不满 D.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严子陵相关诗作
  •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洪咨夔此诗对比,前者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后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宋诗选》
    • 《严子陵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渡汉江 送俞采并示姑熟子弟 赴帅生梦作 万侍御赴判剑州过金陵有赠 送艾太仆六十韵 闻滇贵道阻问瑞芝中丞二首 其二 广陵偶题二首 其一 送龚方伯之任浙省 即事寄孙世行吕玉绳二首 其一 寄乐石帆仪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九芒珠 生聚教养 走字旁的字 遗华反质 展省 夕字旁的字 责躬罪己 溥览 三节两寿 包含隋的成语 浓浓郁郁 飞字旁的字 常朝 桌案 包含慰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麦字旁的字 急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