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时间: 2025-04-27 02:51:41

诗句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

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

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

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

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1:41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
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
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
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
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白话文翻译:

从前我在广陵,遥望柴桑的田间小路。
长吟饮酒作诗,常常得到一笑的适意。
那时我已经放浪不羁,早晨坐着,晚上不回家。
何况如今我已成了一个长时间闲散的人,
一场劫难已经过去,光阴如箭。
江山的景色时隐时现,成了我工作的牺牲品。
沿着斜川追寻陶渊明,东岸有王绩的友谊。
诗成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六博游戏本来就是无益的。

注释:

  • 广陵: 古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 柴桑: 古地名,今江西九江附近。
  • 长吟: 长时间吟唱。
  • 放浪: 自由放纵的生活方式。
  • 闲人: 无所事事的人。
  • : 指生活中的磨难或考验。
  • 江山互隐见: 江山的景象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 斜川: 指斜坡的河流。
  • 渊明: 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和诗人。
  • 王绩: 王绩,王维的朋友,曾以隐居生活著称。
  • 六博: 一种古代的棋类游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散文、词作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且风格多样,个性鲜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放荡生活的回忆。诗中融合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悟和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对现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闲适的向往。开头两句,苏轼回顾自己在广陵时的生活,感叹柴桑的田园风光,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接下来,诗人用“放浪”一词自嘲,表现出他对放纵生活的无奈与反思。随着时间推移,诗中“长闲人”的身份让他意识到生活的短暂,感慨“光阴如箭”,引发他对过往岁月的珍惜。

在此背景下,诗人提到江山景色的隐现,暗示自己在繁忙生活中的困扰和对自然的渴求。他追寻陶渊明,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提到友人王绩,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最后一句“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则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迷惘与对生存意义的思考,显示出一种对虚无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是其文学风格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
    • 回忆自己在广陵的时光,感慨地望着柴桑的田野小路。
  2. 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
    • 常常吟唱饮酒作诗,时常得到他人的赞赏。
  3. 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 那时自己生活放荡,早晚都不按时归家。
  4. 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
    • 何况如今成了一个闲散的人,经历了一场磨难后光阴飞逝。
  5. 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
    • 江山的景象时隐时现,成为我忙碌的牺牲品。
  6. 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
    • 沿着斜坡的河流追寻陶渊明,东岸有王绩的友谊。
  7.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 诗歌完成又有什么意义,六博游戏本就是无益的。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人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变迁。
  • 隐喻: 江山景色的隐现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 排比: 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突出了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苏轼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情、自然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广陵: 代表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地方。
  • 柴桑: 象征田园生活的恬静与自然。
  • 江山: 体现了生活的变迁与无常。
  • 斜川: 代表追寻与回归自然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广陵时常常做什么?

    • A. 读书
    • B. 吟唱饮酒
    • C. 打猎
  2. 诗中提到的“长闲人”指的是?

    • A. 忙碌的人
    • B. 无所事事的人
    • C. 学者
  3. 六博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无益的游戏
    •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表达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与对隐逸的向往,与苏轼的反思生活形成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 亦描绘了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选》

相关查询

探芳信 晓行邓尉山中看梅 探芳信 丙辰人日葺薆园怀工部草堂 探芳信 其二 探芳信 其一 茶憩敷水驿,香山诗所谓"上得篮辇未能去。春风敷水店门前"者也 探芳信 暮秋月夜,时方因病止酒,用王碧山韵 探芳信 元夕,和梅溪 探芳信 寄哲生圣传,用草窗韵 探芳信 伯勤来约小港看桃花,连雨畏行,漫拈此解 探芳信 探芳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門字旁的字 假手于人 廾字旁的字 玄玉 出圣入神 九流十家 一筹不吐 四点底的字 反面教员 龍字旁的字 包含迥的词语有哪些 神怡心静 张口吐舌 捐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趋锵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