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2:02
原文展示: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刘昚虚 〔唐代〕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向南望去襄阳的路,思念你的情感更加亲切。特别知道汉水的广阔,应该与孟家为邻。在世时贪婪地行善,最近听说更加贫困。如果有相如留下的草稿,一次为询问家人。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昚虚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成就。这首诗是刘昚虚寄给江滔,请求他帮忙寻找孟浩然遗留的文稿。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刘昚虚对孟浩然的敬仰和对孟浩然遗文的渴望。通过表达对孟浩然的思念和对孟浩然遗文的追求,刘昚虚展现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前辈的尊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孟浩然的思念和对孟浩然遗文的渴望,表达了刘昚虚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前辈的尊重。诗中“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一句,通过对襄阳的南望,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深切思念。“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敬仰,认为孟浩然的家应该与汉水为邻,显示出孟浩然的文学地位。最后两句“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则直接表达了对孟浩然遗文的渴望,希望通过江滔的帮助,能够找到孟浩然的遗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孟浩然的敬仰和对孟浩然遗文的渴望,通过表达对孟浩然的思念和对孟浩然遗文的追求,展现了刘昚虚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前辈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孟家”指的是谁的家? A. 孟浩然 B. 孟子 C. 孟郊 答案:A
诗中“相如有遗草”中的“相如”指的是谁? A. 司马相如 B. 王相如 C. 李相如 答案:A
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敬仰? A. 江滔 B. 孟浩然 C. 司马相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