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0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04:27
前鼓鼕鼕后鼓鼕鼕声一同。忽然声近忽声远,又是东风西风南北风。
这首诗描绘了鼓声的响亮与变化,前后鼓声交替,仿佛在同一时间响起。声音时而近,时而远,似乎受到了四方风的影响,一会儿是东风,一会儿是西风,南北风交替而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东风”、“西风”等词汇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于表达自然现象及其对人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作者介绍: 徐照,字子华,号南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物及人文情怀,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鼕鼕鼓》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下,那时的生活节奏较为缓慢,民间乐器和节庆活动普遍,鼓声作为节庆的一部分,自然成为诗人描写的对象。
《鼕鼕鼓》是一首富有韵律感的诗,诗中通过鼓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与人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以“前鼓鼕鼕后鼓鼕鼕”引入,宽广的声响似乎将人带入了一个热闹的场景中。鼓声的交替,象征着生活的节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
接着,诗人用“忽然声近忽声远”描绘了鼓声的变化,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仿佛鼓声随风而动,时远时近,带来了一种不可捉摸的美感。诗的最后一句“又是东风西风南北风”则进一步拓展了视野,四方的风仿佛在传递着不同的情感与思绪,展现了环境与心灵的微妙联系。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外在的环境,也隐喻了内心的波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鼓声和风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多变与不确定性,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鼕鼕鼓》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四方风是指哪些?
诗中“声近声远”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鼕鼕鼓》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前者注重于自然的音响变化,后者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主题与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