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1:1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1:14:24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作者:吴说(宋代)
近知尽室入烟霞,
儿女甘贫惯食鲑。
方外何人差可友,
岁阑底处定为家。
江城潮盛漫秋卤,
驿道风高卷霁沙。
子拾堕樵归未得,
能无借地种桃花。
这首诗的意思是:最近我才知道,整个家都沉浸在烟霞之中,儿女们甘愿过着贫穷的生活,习惯了吃鲑鱼。世外的朋友可有谁能比得上呢?在年末的时节,这里定是我的家。江城的潮水汹涌,秋天的湿气弥漫,驿道上风高沙卷。我儿子捡柴归来却还未得到,难道不可以借地种下桃花吗?
吴说,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时代,常以田园诗和隐逸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吴说寄居于某地时,反映了他对当时生活状况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友谊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家庭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烟霞”和“鲑”的对比,传达出一种简朴而宁静的生活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提出“方外何人差可友”,体现出对世外朋友的思考和对真正友谊的渴望,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对友谊的珍重。
诗中“岁阑底处定为家”一句,表达了对归属感的向往,暗示着在外界纷扰中,家庭才是最温暖的港湾。江城的描写,表现出外部环境的不安定,而“驿道风高卷霁沙”则传达出一种动荡与不安的感觉。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以“子拾堕樵归未得”结束,既表现出生活的不易,也蕴含着一种向自然、向生活的坚韧与希望,暗示着即使面临困难,依然可以在艰苦中寻找到生活的美好与乐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家庭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在生活困境中寻求希望的渴望。诗人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简朴生活的美好,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儿女甘贫”指的是:
A. 喜欢富裕生活
B. 甘愿过贫穷生活
“岁阑底处定为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庭的向往
B. 对外界的厌烦
诗人提到的“子拾堕樵”是什么意思?
A. 儿子捡柴归来
B. 儿子出门打猎
《静夜思》与本诗都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悟。李白的诗中通过“床前明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而吴说则通过家庭的温暖与自然的美好表达对生活的理解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