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1:2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1:24:49
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
作者:吴说 〔宋代〕
扁舟东下初乘兴,
明月南飞竟失群。
田父语言时近道,
世人嘲笑尚论文。
九山敛气横寒野,
一坞朝阳聚暖云。
胜处借人教暂看,
后来何必问灵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舟东下的情景,心情愉悦,然而在明月的照耀下却失去了同伴。田间的父老乡亲言语朴实,恰好指点了通往最近的道路,而世人却嘲笑他仍在讨论文采。九座山的气息显得寒冷,横亘在荒野之中;而一处小坞的朝阳则聚集了温暖的云彩。在这个美好的地方,借他人之力暂时观赏,后来又何必去询问那灵异的气氛呢?
作者介绍:吴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相结合,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游历途中所作,可能是受到朋友李辰甫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世俗的反思。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
吴说的《酬次李辰甫所寄三首》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作为背景,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联中,作者乘舟东下,心情愉悦,明月照耀下的孤独感则引发了对友谊的思考。田父的语言朴实而直接,反映了与世俗的疏离,世人对文人工作的嘲讽更是揭示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偏见。
接下来的描写中,九山的寒气与小坞的朝阳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传达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句“后来何必问灵氛”,以反问的口吻结束,表明了诗人对追求神秘和超自然现象的淡然态度,强调了当下的真实体验和对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世俗评价的超脱,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鲜明的个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世俗偏见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对真实生活体验的重视。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扁舟”指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渔船
D. 货船
诗人对世人嘲笑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无所谓
C. 反感
D. 认同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超自然的追求
C. 对真实生活的重视
D. 对孤独的接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能感受到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与主题思考的差异。
这些书目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和相关作品,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