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0:16
送学生李公裕兄弟赴省集
作者:晁补之 〔宋代〕
闭门围火谈,开户雪一尺。
黄昏具杯酒,知君远行役。
君家三兄弟,颇谓各无敌。
容父学知方,大道通四驿。
吉父尤颉颃,天池观水击。
仁父少而奇,乃是夜光璧。
李侯有此子,便可卧安席。
家居乐与饵,聊以止过客。
岂无一束刍,空谷不可食。
宵人操宠利,徒手捕蜴蜥。
公等宁复然,乌黑鹄自白。
屠龙业有用,未厌所从僻。
富贵念昔时,城东雪中迹。
在闭门取暖的地方谈话,开门一看,雪已经有一尺厚。
黄昏时分准备好酒杯,我知道你要远行了。
你家有三位兄弟,大家都认为他们无与伦比。
容父的学识深奥,通达大道如四通八达的驿站。
吉父的才华尤为卓越,能在天池边观水击石。
仁父年轻时就很奇特,宛如夜光璧般闪耀。
李侯有这样的儿子,安然入席可谓幸运。
在家中享受快乐与美味,聊以待过路的客人。
难道没有一束干草吗?空谷中是无法觅食的。
深夜的人们追求利益,徒手去抓蜥蜴。
你们难道也如此吗?乌鸦和白色的天鹅自有不同。
屠龙的事业是有用的,未必厌弃偏僻的地方。
对往日的富贵仍然怀念,城东雪中的足迹。
作者介绍:晁补之(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李公裕兄弟前往省城的时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提到兄弟的才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开篇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与雪的厚重,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作者在闭门取暖与开门见雪之间的对比,暗示了生活中的温情与外界的冷酷。接着,诗中对李家三兄弟的赞美,展示了对人才的敬重与希冀,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围火谈”所传达的温暖与亲密,也有“雪一尺”带来的孤寂。通过对友人的美好期许,作者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关怀与祝福。结尾部分则反映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强调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使全诗更具深度。
晁补之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使得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在送别的背景下,融合了对人生、友谊和时代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李公裕兄弟的祝福,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温暖与寒冷、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深化了诗歌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侯”指的是谁?
A. 诗人
B. 李公裕
C. 兄弟们
“闭门围火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寒冷
B. 温暖
C. 孤独
“夜光璧”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珍贵与独特
C. 普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送学生李公裕兄弟赴省集》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