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0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05:31
昨夜雷轰今日雪,安德门前西山裂。
河南檄报人贪子,更闻飞蝗满江浙。
千古高人鲁两生,汉文谦让流英名。
精卫年年负木石,海中波浪何时平。
昨夜雷声轰鸣,今天却下起了雪,安德门前的西山似乎被撕裂。
河南的檄文报告说那贪婪的人们,听说飞蝗已经遍布江浙。
千古的高人有鲁迅和两位圣人,汉文的谦让使他流芳百世。
精卫每年都在负着木石,海中的波浪究竟何时才能平息呢?
顾梦圭,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及对人性深刻的思考。
《雷雪行二首 其一》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诗中通过雷雪交加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
《雷雪行二首 其一》是顾梦圭对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开篇的雷轰与雪落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的不可预测和人类的渺小。接着,诗人提到河南的檄文,反映了社会的不安定,尤其是人们对于蝗灾的恐慌。通过鲁两生的提及,诗人对历史名人的崇敬与追思,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渴望与追求。而“精卫年年负木石”的意象,再次强调了坚持与奋斗的精神,尽管前路艰难,终究希望能够平息波涛,带来宁静与和谐。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世间苦难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自然现象展现社会动荡,表现出诗人对历史和人性深刻的思考,传递出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人类精神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河南檄报”主要反映了哪个方面的问题?
A. 社会道德
B. 自然灾害
C. 经济发展
诗中“精卫年年负木石”主要象征什么?
A. 内心的痛苦
B. 坚忍不拔的精神
C. 对历史的追思
诗中提到的“鲁两生”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孔子
B. 鲁迅
C.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