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风霜吟》

时间: 2025-05-12 10:56:59

诗句

见风而靡者草也,见霜而殒者赤草也。

见风而鸣者松也,见霜而凌者亦松也。

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有为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56:59

原文展示:

风霜吟 邵雍 〔宋代〕 见风而靡者草也,见霜而殒者赤草也。见风而鸣者松也,见霜而凌者亦松也。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有为亡。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看到风就倒伏的是草,看到霜就凋零的是红草。听到风声就鸣响的是松树,面对霜寒依然挺立的也是松树。遇到风就倒伏,遇到霜就受伤,怎能说它存在,怎能说它不存在。

注释: 字词注释:

  • 靡:倒伏。
  • 殒:凋零,死亡。
  • 赤草:红色的草。
  • 鸣:发出声响。
  • 凌:抵御,挺立。
  • 焉能为有,焉有为亡:怎能说它存在,怎能说它不存在。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哲理,富有理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比草与松在风霜中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草与松在风霜中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坚韧品质的赞美。草在风中倒伏,在霜中凋零,而松树则能在风中鸣响,在霜中挺立,这种对比突出了松树的坚韧不拔。最后两句“见风而靡,见霜而伤,焉能为有,焉有为亡”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品质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才能真正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风而靡者草也:看到风就倒伏的是草。
  2. 见霜而殒者赤草也:看到霜就凋零的是红草。
  3. 见风而鸣者松也:听到风声就鸣响的是松树。
  4. 见霜而凌者亦松也:面对霜寒依然挺立的也是松树。
  5. 见风而靡,见霜而伤:遇到风就倒伏,遇到霜就受伤。
  6. 焉能为有,焉有为亡:怎能说它存在,怎能说它不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草与松在风霜中的不同反应进行对比,突出松树的坚韧。
  • 拟人:将松树赋予人的品质,如“鸣”和“凌”。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比草与松在风霜中的不同表现,赞美了坚韧不拔的品质,认为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才能真正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外界的挑战和困难。
  • 霜:象征严酷的环境。
  • 草:象征脆弱和易变。
  • 松:象征坚韧和不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见风而靡”指的是什么? A. 松树 B. 草 C. 霜
  2. 诗中提到的“见霜而凌”指的是什么? A. 松树 B. 草 C. 霜
  3. 诗中通过什么手法突出了松树的坚韧?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松》(李白):通过赞美松树的坚韧,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咏草》(白居易):通过赞美草的柔韧和生命力,与松树的坚韧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详细解读宋代诗歌,包括邵雍的作品。
  • 《邵雍诗集》:收录邵雍的诗歌作品,包括《风霜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閒閒吴真人二首 其二 和閒閒吴真人二首 其一 沛尉蒋景山沛簿赵伯颜送予金沟月夜别去有怀 黄河 临丹青阁 过光孝寺 太平驿即事 约友游西峰不至 宴回 戏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酸的成语 赏同罚异 七巧板 德被四方 水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贯朽粟腐 生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鸟歌 为民请命 矜功伐善 拼争 有性生殖 工字旁的字 干戈满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