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湘潭道中即事二首》

时间: 2025-05-22 09:09:45

诗句

败絮龙钟拥病身,十分寒事在湘滨。

若非野店黏官历,不记今朝是立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9:09:45

原文展示:

败絮龙钟拥病身,十分寒事在湘滨。
若非野店黏官历,不记今朝是立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潭路途中的艰难境遇。他身患疾病,身体虚弱,周围寒冷的环境让他倍感凄凉。若不是在路边的简陋旅店里停留,他恐怕连今天是立春这样的小节气都不会记得。

注释:

  • 败絮: 腐烂的絮状物,指衰老或不堪的状态,暗示诗人身体的虚弱。
  • 龙钟: 形容年老体弱,身体虚弱的样子。
  • 寒事: 指寒冷的天气和环境,表达诗人所处的困境。
  • 湘滨: 指湘江的边上,这里描绘了诗人所处的具体环境。
  • 野店: 指简陋的小旅店。
  • 黏官历: 指在旅店中停留的时间,暗示诗人在路途的艰辛。

典故解析:

  •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开始,通常寓意着新的生命和希望。这里用以对比诗人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白,号白云,南宋诗人、词人。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其诗词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旅途艰辛,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湘潭道中即事二首》通过描绘诗人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感受和思考。开篇以“败絮龙钟拥病身”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体状况,生动地展现了其疲惫不堪的形象。紧接着“十分寒事在湘滨”则突出了周围的寒冷环境,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最后一句“若非野店黏官历,不记今朝是立春”,通过对立春的提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春天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而诗人却在这样的季节里感受到的是无尽的寒冷与孤寂。整体来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败絮龙钟拥病身”:诗人以败絮和龙钟比喻自己的身体,突显虚弱与无力。
    • “十分寒事在湘滨”:寒冷的天气与环境,反映诗人内心的凄凉。
    • “若非野店黏官历”:在野店中暂时停留,暗示旅途的艰辛。
    • “不记今朝是立春”:即使是春天,诗人却因身心疲惫而无法感受到生机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败絮、龙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比手法(春天与寒冷)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旅途的艰难处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败絮: 象征衰老与虚弱,体现诗人病态的身心。
  • 寒事: 寒冷的环境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困境。
  • 湘滨: 地理位置的描绘,增添了诗的现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败絮”指的是: A. 美丽的花朵
    B. 腐烂的物品
    C. 繁茂的草木
    D. 清澈的溪水

  2. 诗人提到“立春”,主要是为了对比什么? A. 诗人的快乐
    B. 诗人的孤独与困境
    C. 春天的美丽
    D. 诗人的旅行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在特定环境下的孤独和思考,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身体感受,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国家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泛舟玉河至静明园三首 其三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金丹图像说四首 其三 还丹图 拟四季四声四首 其一 平声 寿蹇用叔姻翁总干 三月二十日游牛头寺 夜雨醉访灞桥,同克光、海洲、星汉、亚平、逸明、京战、迎建、庆霖、力夫、尽心诸君 内丘梨园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花屿 七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霜彩 优老 頁字旁的字 胸厮撞 人生面不熟 一至于此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穴宝盖的字 四点底的字 包含沓的词语有哪些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爱憎无常 票本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包含呿的词语有哪些 肥皂泡 口角炎 匸字旁的字 凤表龙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