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26
登桥试长望,
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
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
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
知高题柱名。
我登上桥试着远望,
尽头似乎与天相平。
海边的芦苇颜色映入眼帘,
整天都能听到水鸟的叫声。
近处的山影仍然模糊,
远处的水面忽然闪现光明。
再看众位诗人的作品,
我知道他们在高处题写的名字。
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号涧逸,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和诗人。他以其雄浑有力的书法而著称,并在政治上也有相当的成就。颜真卿的诗歌风格沉稳大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登平望桥下作》是颜真卿在一次登桥远眺时创作的。此时他可能正处于回归自然的闲适状态,感受到山水之美与诗友作品的激励,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登平望桥下作》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颜真卿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诗友的敬仰。诗的开头两句,作者通过“登桥”和“长望”描绘了一种高远的视野,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描写,更是内心对理想和远方的追求。接下来的“际海蒹葭色”和“终朝凫雁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海边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蒹葭”不仅是具体的景物,更象征着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则通过视觉的层次变化,传达了自然的变幻无常。近处的山似乎在朦胧中,而远处的水却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最后两句,“更览诸公作,知高题柱名”则是对朋友们作品的赞叹,显示了诗人谦逊的态度与对他人的尊重。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心中对成就与声名的思考,展现了一个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敬仰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凫雁”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昆虫
C. 植物
答案:A
诗人“更览诸公作”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自夸
B. 对友人的敬仰
C. 对自然的失望
答案:B
诗中“望极与天平”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失落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目标的渴望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