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3:04
剔银灯 咏米家灯
作者: 毛奇龄 〔清代〕
百尺冰荷可喜。
况满壁尽张罗绮。
剪縠为栏,堆纱作树,
不数米家山水。
隔屏人指。
道人在隔花屏里。
金粟玉虫累累。
光到处辘轳齐起。
鸡戴珠竿,
龙衔火籥,
总是数条红紫。
灯前且醉。
看灯影照人何几。
这首诗描绘了米家灯的美丽和它带来的喜悦。诗人欣喜于高耸的冰荷,尤其是墙壁上挂满了绚丽的装饰。用轻纱和剪裁的绫料装点成的屏风,宛如山水画一般。隔着屏风,有人指着灯光,似乎在欣赏其中的美妙。金色的粟米和玉色的虫子装饰点缀,灯光洒落,处处生辉。鸡头上戴着珠子,龙口中衔着火把,都是鲜艳的红色和紫色。灯下微醺,映照着灯影的人影,几多迷离。
毛奇龄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生活中细节的敏感而闻名。他的诗风多采取描绘自然、生活场景,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剔银灯》是毛奇龄对当时流行的米家灯的赞美之作。米家灯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家居生活的一部分,象征着温暖和团聚。诗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此灯具表达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珍惜。
毛奇龄的《剔银灯》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细腻观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米家灯的描绘,展现了灯所带来的温暖和光明。开篇的“百尺冰荷”不仅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象征着灯光的清亮和纯洁。接下来的“满壁尽张罗绮”则展现了灯光照耀下的华丽景象,仿佛是整个空间都被装点得绚丽多姿。
在诗中,诗人通过“隔屏人指”的描写,表达出一种共享美好时光的情感。人们在灯下欣赏,互相指点和交流,构建起一种温馨的氛围。特别是“鸡戴珠竿,龙衔火籥”的意象,更是将新年的喜庆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象征着吉祥和富贵。
最后,诗人以“灯前且醉”收尾,表达了在灯光下陶醉于美好时刻的心情。这种醉意不仅是对酒的陶醉,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欣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享受。通过描绘米家灯的温暖与华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团圆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诗中“百尺冰荷”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灯光
C. 高楼
“鸡戴珠竿”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吉祥
C. 悲伤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生活的享受与珍惜
C. 对历史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