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黄教授山堂招饮》

时间: 2025-05-01 18:33:58

诗句

鼎彝事业未渠休,鸥鹭寻盟暂与俦。

路入芝岩真绝地,客延蓬岛尽名流。

不辞一洗陶巾醉,更拟双飞谢屐游。

谁赏洪都高阁句,落霞孤鹜唱渔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33:58

原文展示

和黄教授山堂招饮
作者: 吕声之 〔宋代〕

鼎彝事业未渠休,
鸥鹭寻盟暂与俦。
路入芝岩真绝地,
客延蓬岛尽名流。
不辞一洗陶巾醉,
更拟双飞谢屐游。
谁赏洪都高阁句,
落霞孤鹜唱渔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饮酒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中提到,鼎彝(古代的炊具)和事业尚未停息,鸟类似乎在寻求伴侣,与诗人相交。道路进入了芝岩,真是一个绝佳的地方,客人邀请名流们聚集在蓬岛。不惜一洗陶巾,畅饮而醉,甚至想要双双飞去,游玩谢屐。谁来欣赏洪都高阁中的诗句呢?落霞之下,孤鹜在唱着渔舟的乐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鼎彝:古代的炊具,象征着事业的稳固和繁荣。
  • 鸥鹭:海鸥和白鹭,常用以比喻寻求友谊与伴侣。
  • 芝岩:指一种仙境般的地方,常与隐士生活相关。
  • 蓬岛:象征远方的美好之地,可能暗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 陶巾:陶制的毛巾,寓意洗去尘虑,尽情享受。
  • :一种木屐,象征轻松自在的游历。

典故解析

  • 高阁:汉代的高阁多为文人雅士聚会之所,象征着文人风雅生活。
  • 落霞孤鹜:取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声之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文人雅集活动相关,诗人通过与友人共饮,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和黄教授山堂招饮》是一首充分展现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际关系的热爱之作。开头两句,诗人以“鼎彝事业未渠休”引入,表现出他对事业与生活的思考,仿佛在说即使事业未竟,仍向往与朋友共饮的乐趣。接着“鸥鹭寻盟暂与俦”描绘了鸟类在自然中的和谐,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在“路入芝岩真绝地”一句中,诗人通过对优美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幽静而绝佳的境地,似乎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后面的“客延蓬岛尽名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朋友的邀请,表现出对文化交流与友谊的珍视。

“不辞一洗陶巾醉”一句极具画面感,陶巾的洗去象征着放下一切的执念,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而“更拟双飞谢屐游”,则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心态,仿佛要与友人一起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两句“谁赏洪都高阁句,落霞孤鹜唱渔舟”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了对诗歌与生活的深刻思考。落霞与孤鹜的意象,令人感受到一份孤独与恬淡的美。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鼎彝事业未渠休:意指即使事业未能休止,仍对生活有所期待。
  2. 鸥鹭寻盟暂与俦:鸟类在寻找伴侣,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3. 路入芝岩真绝地:描绘了通往美丽之地的道路,强调环境的优雅与静谧。
  4. 客延蓬岛尽名流:客人邀请名流,显示出诗人对友谊的重视。
  5. 不辞一洗陶巾醉:表达了诗人放下烦恼,尽情享受的态度。
  6. 更拟双飞谢屐游: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渴望与友人一起游历。
  7. 谁赏洪都高阁句:诗人对欣赏自己作品的渴望与思索。
  8. 落霞孤鹜唱渔舟: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类比,反映友谊与伴侣的寻找。
  • 对仗:如“谁赏洪都高阁句,落霞孤鹜唱渔舟”,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鼎彝:象征事业的稳固与繁荣。
  2. 鸥鹭:象征友谊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3. 芝岩:隐喻理想与世外桃源。
  4. 蓬岛:象征着友谊与文化交流的聚集地。
  5. 陶巾:象征放下心中烦恼,享受当下。
  6. :象征自由自在的游历生活。
  7. 落霞:自然美景,象征孤独与恬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鼎彝”最能象征什么?
    A. 友情
    B. 事业
    C. 自然

  2. 填空题: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___双飞谢屐游”。

  3. 判断题:诗中“落霞孤鹜唱渔舟”的意象传达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拜访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中的世外桃源,与本诗中的蓬岛意象相呼应。

诗词对比

  • 吕声之王维:两位诗人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而吕声之则强调人与友的交流与享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全书》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山水田园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扬州韩绰判官 赤壁 山行 秋夕 怀罗浮 更漏子 落叶声 殢人娇 芙蓉 淡黄柳 疏柳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王仆射答华州周侍郎贺放榜作) 塞下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肖化 弓字旁的字 小峭 太璞不完 口字旁的字 风雨如磐 虎字头的字 心豽 十雨五风 淑嘉 妻结尾的成语 三撇旁的字 路叟之忧 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曲尽人情 酬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