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3:19
不见神化象,翻怜浪子游。
山光衔晓月,云影罨江楼。
殿角钟鸣午,林边叶报秋。
孤帆天际出,或恐是归舟。
我没有见到神仙的化身,反而更加怜惜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
山光映照着清晨的月亮,云影笼罩着江边的楼阁。
殿角的钟声在午后响起,林边的树叶开始传递秋天的消息。
孤独的帆船从天边驶出,或许它是归来的船只。
贺炳(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访褚敏元不遇》作于诗人访友未果之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和游子生活的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交织,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归属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以“神化象”和“浪子游”对比,既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流露出对现实中漂泊者的同情。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山光衔晓月”和“云影罨江楼”营造了一幅清晨的宁静画面,令人心生向往。正午的“殿角钟鸣”与秋天的“林边叶报秋”相呼应,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孤帆天际出,或恐是归舟”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孤帆的出行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而归舟暗示了对家的渴望和归属感的追寻。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生活的思考与对归属感的渴望,反映了对人生流转的感慨,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殿角钟鸣”是在哪个时段响起的?
“孤帆天际出”中的“孤帆”象征什么?
诗人对“浪子”的态度是?
可以将贺炳的《访褚敏元不遇》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都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但王维更倾向于静谧的内心世界,而贺炳则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对游子和归属感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