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泛舟遇雨》

时间: 2025-05-04 02:38:31

诗句

满天风雨促舟回,万顷波涛雪浪堆。

半幅蒲帆两枝桨,诗人已自画中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8:31

原文展示:

泛舟遇雨
满天风雨促舟回,
万顷波涛雪浪堆。
半幅蒲帆两枝桨,
诗人已自画中来。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天空乌云密布,风雨交加,迫使小船返回;无边的波涛翻滚,浪花像雪一样堆积。船上只有一半的蒲帆和两只桨,诗人已经如同从画中走出来一样,身临其境。

注释:

  • 满天风雨:形容天空中布满风雨,天气恶劣。
  • 促舟回:促使小船折返。
  • 万顷波涛:形容大海波涛汹涌,广阔的水面。
  • 雪浪堆:浪花翻滚,像雪一样堆积。
  • 半幅蒲帆:只展开了一半的蒲帆,表示风势较小或已经受到影响。
  • 两枝桨:指用来划船的桨,显示出诗人面对狂风巨浪的无奈。
  • 诗人已自画中来:诗人身临其境,似乎是从画中走出来的生动感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崇祐,清代诗人,字文焕,号檀圃,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生活感受,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泛舟时,突遇风雨,因而生出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泛舟遇雨》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感受的诗作。诗人以“满天风雨”开篇,瞬间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不安的氛围,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天际的阴霾与雨水的侵袭。接着,诗人描绘出“万顷波涛雪浪堆”的壮观场景,通过视觉的冲击,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之宏大,与人类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半幅蒲帆与两枝桨”则暗示了诗人在狂风巨浪面前的无力与无奈,似乎在表明人虽有意图,却难以摆脱自然的控制。最后一句“诗人已自画中来”则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验与哲理的感悟,仿佛他不仅是观者,更是参与者,深刻感受着风雨带来的震撼与触动,令人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满天风雨促舟回:风雨交加,船只被迫返航,暗示了自然的不可预测与人类的脆弱。
    • 万顷波涛雪浪堆:浩瀚的波涛和浪花,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危险。
    • 半幅蒲帆两枝桨:仅有的帆与桨,象征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暗示无法完全掌控局面。
    • 诗人已自画中来: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参与,显示出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浪花比作雪,增强视觉效果。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自然的无常与人类的渺小,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与感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风雨:象征着变幻莫测的自然力量和人生的困境。
  • 波涛:代表着生命中的波折与挑战。
  • 蒲帆与桨: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努力与无力。
  • 画中: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共鸣。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满天风雨”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天气
      • B) 恶劣的天气
      • C) 晴空万里
    2. 诗的最后一句“诗人已自画中来”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身处画中
      • B) 诗人对自然的感悟
      • C) 诗人希望返回家乡
    3. 诗中的“万顷波涛”形容了什么?

      • A) 小河流水
      • B) 波涛汹涌的海面
      • C) 平静的湖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比较崇祐的《泛舟遇雨》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崇祐更侧重于自然的威胁与人的无奈,而王维则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折杨柳歌五首 其三 折杨柳歌五首 其二 折杨柳歌五首 其一 折杨柳歌 其五 折杨柳歌 其四 折杨柳歌 其三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枝词戏赠朱文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误打误撞 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豕而负涂 洞察一切 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吊篮 日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警察 羊字旁的字 回瞻 百响 敷衍搪塞 基线 几字旁的字 断袖分桃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