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5:03
折杨柳歌 其三
放马孟津岸,饮马孟津河。
虽是虏家儿,爱听汉儿歌。
在孟津的岸边放马,在孟津的河里饮马。
虽然他是敌人的孩子,却喜欢听汉人的歌谣。
《折杨柳歌 其三》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汉文化的包容性与吸引力。诗中描绘的孟津河岸,既是自然风光的写照,也是文化交流的场所。放马与饮马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与自由,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尤其是最后两句,虽然提到“虏家儿”,却强调了他对汉人歌谣的喜爱,表现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欣赏和接纳。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反映了李攀龙对美好人性的一种向往,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和谐共处的期待。诗人通过平淡的措辞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深刻的文化思考,使这首诗在简约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表达了一种包容与欣赏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社会和谐的美好期望。
诗词测试:
“放马孟津岸”中“放马”意指:
a) 驯马
b) 让马自由活动
c) 赛马
诗中提到的“虏家儿”是指:
a) 汉人的孩子
b) 敌人的孩子
c) 诗人的孩子
该诗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关系?
a) 对立
b) 交融
c) 隔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