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倦寻芳 寄梅姊》

时间: 2025-05-22 15:52:16

诗句

又近春宵,层层冻解,梅香初吐。

迅速光阴,试问韶华知否。

曾记那回飞絮雪,依依相送空凝伫。

任匆匆、天涯漂泊,此情谁诉。

闭纱窗、重帘低下,懒听新声,六街箫鼓。

病起支离,犹怯酸风侵户。

欲向炉边思往事,香残灰冷离愁苦。

叹何时、再约兰闺,剪灯共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52:16

原文展示:

倦寻芳 寄梅姊
作者: 江瑛 〔清代〕

又近春宵,层层冻解,梅香初吐。
迅速光阴,试问韶华知否。
曾记那回飞絮雪,依依相送空凝伫。
任匆匆天涯漂泊,此情谁诉。
闭纱窗重帘低下,懒听新声,六街箫鼓。
病起支离,犹怯酸风侵户。
欲向炉边思往事,香残灰冷离愁苦。
叹何时再约兰闺,剪灯共语。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夜晚又要来了,层层冰雪逐渐融化,梅花的香气开始飘散。
时光匆匆而逝,问问这青春的韶华是否知道这份感慨。
曾经记得那次飞舞的雪花,依依不舍地送别,空中凝望着久矣。
无论在天涯海角漂泊,这份情感又该向谁倾诉呢?
我闭上纱窗,重重地拉下帘子,懒得去听那街头的箫鼓声。
生病的我,身心疲惫,仍然畏惧那刺骨的寒风侵入屋内。
想要在炉边回忆往事,却只见香烟消散,灰烬冷冷,满是离愁苦楚。
叹息何时能再约你在兰闺,共剪灯下细语交谈。

注释:

  • 层层冻解: 指冰雪逐渐融化,春天逐渐来临。
  • 梅香初吐: 梅花开始散发香气。
  • 韶华: 指美好的青春时光。
  • 飞絮雪: 形容雪花飘落,如同柳絮飞舞。
  • 匆匆天涯漂泊: 形容生活的流动与漂泊不定。
  • 闭纱窗重帘: 形容在房内关闭窗帘,封闭外界的声音。
  • 六街箫鼓: 指街上热闹的音乐声。
  • 香残灰冷: 指炉中香烟已尽,只留下冷灰,象征失去的温暖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瑛,清代女诗人,出身于文人家庭,才情出众,擅长诗词。她的作品常表现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具有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倦寻芳 寄梅姊》写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离愁别绪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忧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到来与诗人心中无尽的思念。开篇用“又近春宵”引入,春天的气息渗透了整个诗篇,然而在春光明媚的表象下,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无奈。梅香的初吐不仅是自然的变化,更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诗人在问韶华知否的同时,也在自问青春是否会记得曾经的美好。

接下来的回忆描写,尤其是“飞絮雪”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过往的温暖与离别的伤感。诗人面对匆匆的漂泊,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重重的“纱窗”和“帘子”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代表了诗人内心的脆弱与对新声的厌倦。

身体的虚弱与精神的孤寂在“病起支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对往事的思索与对友人的期盼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一联的“叹何时再约兰闺”,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渴望,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又近春宵: 暗示时间的轮回,春天即将来临。
  • 层层冻解,梅香初吐: 通过自然景象映衬内心情感,象征生命与希望的重生。
  • 迅速光阴,试问韶华知否: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青春转瞬即逝。
  • 曾记那回飞絮雪: 引入回忆,描绘过往的温馨时光。
  • 任匆匆天涯漂泊,此情谁诉: 反映对孤独漂泊生活的无奈与对情感寄托的渴望。
  • 闭纱窗重帘低下: 形成与外界隔绝的意象,体现内心的封闭与自我保护。
  • 懒听新声,六街箫鼓: 表达对外界喧嚣的厌倦,倾向于内心的沉静。
  • 病起支离,犹怯酸风侵户: 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脆弱交织,营造出一种无助感。
  • 欲向炉边思往事: 展现对过往的怀念,渴望在温暖中重温旧梦。
  • 叹何时再约兰闺,剪灯共语: 最后的期盼与渴望,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飞絮雪”比喻离别的愁苦。
  • 拟人: “韶华知否”赋予时间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体现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传递了一种孤独而又温暖的情感,体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宵: 象征生命与希望的复苏。
  • 梅香: 代表着纯洁与高雅的情感。
  • 飞絮雪: 引发对往事的追忆,象征着美好与离别。
  • 兰闺: 象征着亲密的友谊与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香初吐”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香气开始散发
    • B. 梅花凋谢
    • C. 梅树开花
    • D. 梅花开始结果
  2. “任匆匆天涯漂泊,此情谁诉”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孤独
    • C. 愤怒
    • D. 平静
  3. 诗的最后一联提到的“兰闺”指的是什么?

    • A. 书房
    • B. 朋友的居所
    • C. 归隐的地方
    • D. 书院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秦观《鹊桥仙》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但其风格更为直接而激烈,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与解析》
  • 《江瑛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洞仙歌(三用韵) 贺新郎·雪鬓难重绿 满江红(姑苏灵岩寺涵空阁) 疏影 满江红 其六 浣溪沙 送魏时中胡才卿还城 水调歌头·天宇正高爽 桂枝香·三年海国 生查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威 身字旁的字 郊牧 同的笔画顺序详解_同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技巧 世道人心 斤偏旁的字有哪些?带斤的汉字大全 洒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洒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弎饰 馬字旁的字 秋姿 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妈妈的字怎么写?妈妈的字笔画顺序详解 絶薪止火 三字俗语大全_经典三字俗语解析与应用 移日卜夜 平治天下 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掩旗息鼓 乛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