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1:1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1:16:07
满江红 西湖吊古
作者: 张振 〔清代〕
千古钱塘,算只数射潮英杰。
笑南渡衣冠褦襶,都无人物。
廿载徒成奸相计,一抔空瘗将军骨。
叹花阴树色总无情,添呜咽。
堤畔柳,湖边月。
相映处,山连碧。
更何人横倚,中流击楫。
落日苍凉寻故事,绮罗弦管俱飘忽。
问当年谁并葛仙翁,林逋客。
这首词表达了对西湖历史的感慨。
千古的钱塘江,多少英雄人物都在这潮水中消逝。
嘲笑南渡的衣冠人士,如今一个个已无踪影。
二十年来只是阴险的权臣算计,留下的不过是一抔掩埋将军遗骨的土。
感叹花阴树影总是无情,令人增添了几分哀伤。
堤边的柳树,湖面的明月,相互辉映,山水相连,宛如碧玉。
谁还在中流悠然击桨?
落日的苍凉中寻找往日的故事,华丽的乐器声也渐渐飘散。
问当年谁与葛仙翁、林逋相伴呢?
作者介绍
张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体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历史的思考。诗风凝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西湖的描绘,表达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缅怀与惋惜。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承载了众多的历史故事。
张振的《满江红 西湖吊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哀伤情绪的词作。开篇即以“千古钱塘”引入,瞬间拉开了历史的帷幕,勾勒出英雄人物如潮水般的消逝。在对比南渡士人的衣冠和如今的无物中,诗人流露出对历史的讽刺与惋惜。接着,词中提到“廿载徒成奸相计”,不仅指向权臣的阴险,更隐含了对政局的失望与愤懑。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用“堤畔柳,湖边月”的意象,展现出西湖的秀美,然而这美景与历史的苍凉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问当年谁并葛仙翁,林逋客”,使得整首词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增添了一丝孤独与哲思,令人感到深沉的思索与无奈。
逐句解析
“千古钱塘,算只数射潮英杰。”
“笑南渡衣冠褦襶,都无人物。”
“廿载徒成奸相计,一抔空瘗将军骨。”
“叹花阴树色总无情,添呜咽。”
“堤畔柳,湖边月。”
“相映处,山连碧。”
“更何人横倚,中流击楫。”
“落日苍凉寻故事,绮罗弦管俱飘忽。”
“问当年谁并葛仙翁,林逋客。”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政治黑暗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渡”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
A. 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
C. 明末清初
“廿载徒成奸相计”中的“廿载”意指多少年?
A. 10年
B. 20年
C. 30年
诗中提到的“葛仙翁”是谁的象征?
A. 高洁的隐士
B. 英雄将领
C. 文人墨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