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哭泽孺方先生二首》

时间: 2025-04-26 09:59:05

诗句

方讶书来少,殊乡讣忽闻。

素帏无祭主,破笥散遗文。

已闭三间屋,谁封四尺坟。

旧曾传业者,南北各离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05

诗词名称: 哭泽孺方先生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哭泽孺方先生二首

方讶书来少,殊乡讣忽闻。
素帏无祭主,破笥散遗文。
已闭三间屋,谁封四尺坟。
旧曾传业者,南北各离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泽孺方先生的哀悼。诗中提到,方先生的信件近来很少,却突然听闻他的讣告。素白的帷幕下没有祭主,破旧的书箱散落着遗留下来的文稿。三间屋子已经关上,谁又来为他的四尺坟墓封存呢?曾经传承他学业的人,如今南北各自离散,真是令人感到孤独和无奈。


注释:

  • 方讶: 对于方先生的音信感到惊讶。
  • 殊乡: 指的是远方的地方,表示方先生身处他乡。
  • 素帏: 白色的帷幕,古代常用于丧事,表示哀悼。
  • 破笥: 旧的书箱,表明方先生生前留下的文稿散落一地。
  • 四尺坟: 四尺的墓地,象征着方先生的长眠之地。
  • 传业者: 继承方先生学问的人。

典故解析:

  • 古代祭悼: 在古代,丧葬礼仪非常重要,诗中提到的“素帏无祭主”反映了对死者缺乏尊重的悲哀。
  • 南北各离群: 可能指的是昔日的学生们各奔东西,失去了聚集的机会,体现了人事变迁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德明,号雪窗,宋代著名诗人,生于1193年,卒于1260年。他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多样,尤以咏史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得知泽孺方先生去世之际,表达了对先生的怀念和哀思。诗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痛,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离散与变迁。


诗歌鉴赏:

《哭泽孺方先生二首》是刘克庄对泽孺方先生深切怀念的表达,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悲伤与惋惜。诗的开头,通过“方讶书来少,殊乡讣忽闻”两句展现出诗人对方先生消息的惊讶和失落,突显了人际间的疏离感。接着“素帏无祭主,破笥散遗文”,将哀悼的氛围进一步渲染,素白的帷幕下没有人来为其祭奠,旧书散落一地,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流失和对往昔的追忆。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以“已闭三间屋,谁封四尺坟”描绘出方先生的孤独与无奈,三间屋子象征着他生前的生活空间已然关闭,而四尺的坟墓则是对他一生的终结。最后一句“旧曾传业者,南北各离群”更是道出了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却因时间与空间的变迁而渐行渐远,令人感到无限惆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追思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方讶书来少: 诗人惊讶于方先生的信件变得稀少,显现出双方联系的减少。
  2. 殊乡讣忽闻: 在不同的地方,突然得知了方先生的去世,带来强烈冲击。
  3. 素帏无祭主: 白色帷幕下没有人祭奠,反映出对方先生的冷落和无人问津。
  4. 破笥散遗文: 破旧的书箱散落着遗留下来的文字,象征着知识的遗失和对其成就的追怀。
  5. 已闭三间屋: 生活空间的关闭,暗示着方先生的离去使得曾经的生活一切归于无。
  6. 谁封四尺坟: 对于方先生的墓地,谁来负责封存和纪念,表现孤独的哀痛。
  7. 旧曾传业者,南北各离群: 曾经追随方先生的学生,如今分散各地,令人唏嘘不已。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如“方讶书来少,殊乡讣忽闻”。
  • 意象: 使用“素帏”、“破笥”等意象,营造出凄凉和怀念的氛围。
  • 反问: “谁封四尺坟”表现出对逝者的悲悯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知识分子的追忆与哀悼,反映出人事无常、师生情谊的珍贵。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素帏: 象征着丧事,传达出哀悼的情感。
  • 破笥: 指代知识和文化的遗留,暗示着文化的断层。
  • 四尺坟: 墓地的象征,代表生命的终结与人际关系的结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素帏”指的是什么?

    • A. 祭奠的场所
    • B. 白色的帷幕
    • C. 书房
    • D. 书箱
  2. “南北各离群”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聚
    • B. 分离与孤独
    • C. 旅行
    • D. 忘却
  3. 诗人对泽孺方先生的感情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疏远
    • C. 深切怀念
    • D. 轻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黄鹤楼》 - 崔颢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哭泽孺方先生二首》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在表达对故人的哀悼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但刘克庄更着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强调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研究宋代诗歌的经典书籍
  • 《古典诗词鉴赏》 - 介绍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 《刘克庄年谱》 - 详细记录刘克庄生平及其诗作的研究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陈君玉以小集见归用余还诚斋朝天续集韵作七 寄俞子二首 其二 摸鱼儿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十首 其五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赋千岩曲水 郊礼后景灵宫薛谢纪事 卜算子·象笔带香题 登乌石寺观张魏公刘安成岳武穆留题刘云侍儿意真奉命题记 淡黄柳·空城晓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士无双 烛照数计 靑字旁的字 逃避 包含霏的词语有哪些 土崩瓦解 攴字旁的字 佃科 层峙 兔角牛翼 黹字旁的字 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工字旁的字 进退路穷 歺字旁的字 璧海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角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