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40
咬齑饥饿,乍可训童子,谁能说老兵。
我在饥饿时啃食着细碎的菜,偶尔能教导一些年轻人,但谁又能说得清楚老兵的艰辛呢?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道济,号梅溪,晚号石窗,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记杂画·瘿》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教导和对老兵经历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开头的“咬齑饥饿”将读者带入一种艰难的生存状态,体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这种饥饿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解读为精神上的缺失与渴望。而“乍可训童子”则反映出作者对于年轻人的关注,尽管自身经历了许多,但他仍然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这种“老兵”与“童子”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沉思和对未来的期盼,既有无奈又充满了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传达了对生活艰辛的认识、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和对经验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深厚的人生智慧。
诗中“咬齑饥饿”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希望教导哪一类人?
“谁能说老兵”这句有什么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