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34
挽礼侍中舍朔斋刘公三首
——刘克庄
元佑相君才六世,
端平朝士不多人。
冰翁仙去传佳婿,
铁汉亡来有后身。
谁向淹中起绵蕝,
何曾阁下掌丝纶。
未知造物何年代,
昴复储精岳降神。
这首诗表达了对礼侍中的刘公的悼念。诗中提到元佑年间的宰相,经历了六代,形容当时朝廷的人才稀少。提到冰翁(即刘公)已去世,留下了佳婿。铁汉(刘公)虽已逝去,但他留下了后代。诗中反问,谁能在淹中(指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他的业绩?又有谁能在上面掌管朝政?最后,作者感叹造物主的神秘,难以知道何时创造出这样的伟人。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润,号天隐,晚号紫阳,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在诗词创作上,风格严谨,广泛吸收前人的优点,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
这首诗是在悼念刘公逝世后所作,反映了当时对人才的渴望与对伟人的追思。诗人通过对刘公生前事迹的回忆,表达对其卓越才能的敬仰与对其逝去的惋惜。
刘克庄的《挽礼侍中舍朔斋刘公三首》通过缜密的结构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已故刘公的崇高敬意。开篇提到元佑年间的相君,点出历史的沉浮与人事的易变,令读者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人才的稀缺。冰翁的逝去不仅是个人的离去,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诗中运用“冰翁”与“铁汉”的对比,突显了刘公既有高洁的品德,又有强大的气魄,令人钦佩。
接下来的问句“谁向淹中起绵蕝”,不仅表达了对刘公的追忆,更隐含着对后继者的期待与失落。诗人似乎在探讨历史的延续,质疑谁能承载这份伟大的责任。最后两句则把思考推向了更高的哲学层面,造物主的神秘和伟人的崇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敬意。
整首诗以感伤为基调,蕴含着对历史、对人才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元佑相君才六世:
端平朝士不多人:
冰翁仙去传佳婿:
铁汉亡来有后身:
谁向淹中起绵蕝:
何曾阁下掌丝纶:
未知造物何年代:
昴复储精岳降神:
整首诗抒发了对刘公的追思,反映出对人才的渴望与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伟人的崇敬与对后继者的期望,带有深邃的哲学思考。
刘克庄的《挽礼侍中舍朔斋刘公三首》主要表达了对谁的悼念?
a) 刘公
b) 宋朝皇帝
c) 冰翁
d) 铁汉
诗中提到的“元佑”指的是哪个时期?
a) 南宋
b) 北宋
c) 明朝
d) 唐朝
诗中使用的“丝纶”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学问
d) 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