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0: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02:55
倦寻芳慢 书怀
作者: 顾璘 〔明代〕
閒穷往古,万变荣枯,总归无有。
乐善安常,本是自家操守。
马革功名蕉覆鹿,麟台画像刍成狗。
太虚中,看彩云浊雾,谁工谁丑。
堪笑杀子兰谮毁,廉蔺交欢,枉多生受。
坎止流行,物理本无纷糅。
天日清和聊散步,风波变动须回首。
牢把定,此心中外,一生前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虽然万物都在变化,荣华富贵也会随之消逝,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虚无的。乐于行善、安于常态,才是个人应该坚持的操守。功名利禄如同马革与鹿,最终都只是浮云。理想中的美好和现实中的丑陋,谁能分得清呢?可笑的是那些背后中伤他人的人,以及那些表面交好但内心却有私心的人。生活中的坎坷与流行,又何必在意?万物本是没有纷争的。晴朗的日子里,放松心情散步,面对风波的变幻,要时常回顾自己的内心与经历,这样才能在一生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作者介绍: 顾璘为明代诗人,其作品风格多变,常以哲理性、抒情性结合,深具思考性。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和个人内心的反思,表达了对功名、荣华的淡泊态度,并探讨了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清晰的逻辑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指出万事万物都是变幻无常的,最终归于虚无。接着,他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道德操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坚持乐于行善和安于常态,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在运用意象上,诗人通过“马革功名”“彩云浊雾”等形象,生动地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又以“坎止流行”来平衡生活的坎坷与风波,似乎在告诉读者,面对生活的波折,要有从容的态度。
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处世哲理的总结,更是对社会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它鼓励人们在动荡中保持内心的宁静,珍惜自我修养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的修养与心灵的宁静,面对历史与社会的变迁,保持自我,珍惜当下,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善安常”是什么意思?
a) 追求名利
b) 乐于行善,安于平常生活
c) 远离世俗
诗中“马革功名”比喻什么?
a) 功名短暂
b) 战斗的荣光
c) 自然的美丽
“天日清和聊散步”中,散步的意图是什么?
a) 享受生活
b) 反思人生
c) 交朋友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