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大科峰》

时间: 2025-05-24 23:08:00

诗句

吾粤东西樵,角立不相让。

飞云与大科,尤为两山望。

罗浮吾未到,到此神已壮。

七十青芙蓉,须萼俱内向。

群峰奇自眩,此独正无傍。

凛然立虚无,顾盼谁与抗。

有如古帝王,端冕朝将相。

宿云苦不去,吟目讵能放。

林峦互出没,岩谷相演漾。

浑疑堕海岛,出没随涛浪。

呼谁挽天风,一扫呈万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3:08:00

原文展示:

吾粤东西樵,角立不相让。
飞云与大科,尤为两山望。
罗浮吾未到,到此神已壮。
七十青芙蓉,须萼俱内向。
群峰奇自眩,此独正无傍。
凛然立虚无,顾盼谁与抗。
有如古帝王,端冕朝将相。
宿云苦不去,吟目讵能放。
林峦互出没,岩谷相演漾。
浑疑堕海岛,出没随涛浪。
呼谁挽天风,一扫呈万状。

白话文翻译:

我在广东的东西两岸伐木,彼此并不相让。
飞云与大科山,尤其像是一对相望的高峰。
罗浮山我尚未到达,但此地的神韵已经让我心壮。
七十朵青色的芙蓉花,花瓣都朝内含蓄。
群山的奇异自让我目眩,这里独自巍然无旁。
我巍然立于虚无之间,回头张望,谁能与我抗衡?
就像古代的帝王,端坐于朝堂之上。
停留的云朵难以驱散,我的眼光又怎能放松?
林峦时隐时现,岩谷在相互荡漾。
我犹如置身于海岛,随波逐浪而出没。
呼唤谁来挽住这天风,一扫万状的云烟。

注释:

  • :砍柴的人。
  • 飞云:指浮在空中的云。
  • 罗浮:指罗浮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 青芙蓉:青色的荷花。
  • 凛然:形容威严的样子。
  • 古帝王:指古代的皇帝。
  • 端冕:指戴上帝王的冠冕。

典故解析:

  • 罗浮山:古代文人常以此山为隐逸之所,象征着高洁与超脱。
  • 古帝王:常见于古诗中,常用来比喻威严与气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良琛,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徐良琛游历大科山之际,借山水之景抒发个人情怀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大科峰》通过对大科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描写了山的苍翠与壮丽,群峰的奇特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沉醉与对生命的思索。开篇以“吾粤东西樵”引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随后通过“飞云与大科”展现出山峰的雄伟和高耸。诗中反复出现的“独”字,强调了诗人在这片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和独特的体验。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仗,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尤其是最后两句“呼谁挽天风,一扫呈万状”,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渴望与挑战。整首诗不仅是对大科山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粤东西樵:我在广东的东西两岸砍柴。
  • 角立不相让:彼此之间谁也不让步。
  • 飞云与大科:云彩与大科山遥相呼应。
  • 尤为两山望:尤其是这两座山相互对望。
  • 罗浮吾未到:我尚未到达罗浮山。
  • 到此神已壮:在此地已感到神采奕奕。
  • 七十青芙蓉:七十朵青色的荷花。
  • 须萼俱内向:花瓣都朝内含蓄。
  • 群峰奇自眩:群山的奇特使我目眩。
  • 此独正无傍:这里独自巍然没有旁边的山。
  • 凛然立虚无:我巍然立于虚无之中。
  • 顾盼谁与抗:回头张望,谁能与我抗衡?
  • 有如古帝王:像古代的帝王。
  • 端冕朝将相:端坐于朝堂之上。
  • 宿云苦不去:停留的云朵难以驱散。
  • 吟目讵能放:我的目光又怎能放松?
  • 林峦互出没:林峦时隐时现。
  • 岩谷相演漾:岩谷在相互荡漾。
  • 浑疑堕海岛:我犹如置身于海岛。
  • 出没随涛浪:随波逐浪而出没。
  • 呼谁挽天风:呼唤谁来挽住这天风。
  • 一扫呈万状:一扫万状的云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增强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求一种超然的境界,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由与解脱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高耸与稳重,代表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渺小。
  • :象征着变化与流动,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 :象征着美丽与脆弱,暗示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是指哪个地方? A. 山脉
    B. 河流
    C. 城市
    D. 湖泊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争
    B. 对自然的敬仰与人生的思考
    C. 爱情
    D. 乡愁

  3. “呼谁挽天风”中的“天风”代表什么? A. 自然力量
    B. 心灵的呼唤
    C. 人类的愿望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山水之美,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 王维《山居秋暝》:强调宁静与孤独,展现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美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中 次韵郑省仓 三用韵酬沈同年 小集垂丝海棠下 次韵吴枢密乌衣园旧韵 贵妃夜游 种瑞香 即事 三用韵酬行甫平山之约 除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魏的笔顺怎么写?这份魏字笔顺详解,让你不再为笔顺发愁_汉字笔顺学习 弯奔 爪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顺时而动 13画汉字人名大全_13画字用于名字的汉字详解 庙垣之鼠 览阅 土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土字旁的字 沈累 假根 益爵 三框儿的字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大全_带笑的成语及解释 龟毛兔角 表意字大全_表意字的分类与示例详解 分忧代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