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拜月辞》

时间: 2025-05-07 07:09:40

诗句

月初生,谁家二女不胜情。

红裙翠袖鸳鸯带,堂前向月深深拜。

小女拜罢坐阶墀,举手学画双蛾眉。

大女拜罢入帘帏,幽思满怀人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40

原文展示:

月初生,谁家二女不胜情。
红裙翠袖鸳鸯带,堂前向月深深拜。
小女拜罢坐阶墀,举手学画双蛾眉。
大女拜罢入帘帏,幽思满怀人不知。

白话文翻译:

月亮刚刚升起,哪家两个女儿不满怀柔情呢?
她们身着红裙翠袖,系着鸳鸯带,站在堂前向月亮深深拜礼。
小女儿拜完后坐在台阶上,举手模仿画出她那双蛾眉。
大女儿拜完后走入帘幕,心中幽思满怀无人知晓。

注释:

  • 月初生:指的是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刻,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二女:指的是两个女儿,代表着年轻的女性。
  • 不胜情:形容情感难以自已,满怀情绪。
  • 红裙翠袖:形容女子的华丽服饰,红色的裙子和绿色的袖子,充满青春活力。
  • 鸳鸯带:象征着爱情和配偶,常用于形容情侣或姐妹之间的情感。
  • 深深拜:表示非常恭敬的拜月仪式。
  • 阶墀:指台阶。
  • 双蛾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同蛾子般细长,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面容。
  • 幽思:指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通常是指柔情或暗恋。

典故解析:

该诗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古代女子在特定节日或时刻向月亮祈愿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在中秋节时,拜月是一种表达对月亮崇拜和向往的活动。古人相信月亮能带来好运和祝福,因此在特定时刻向月亮行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林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女性情感和生活景象为主,风格清新婉约。他的诗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拜月辞》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女性的地位和情感表达开始受到更多关注。诗人通过描绘两个女儿的拜月情景,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及其象征的情感寄托。

诗歌鉴赏:

《拜月辞》是一首充满温情和细腻情感的诗歌,通过两个女儿拜月的场景,展现了青春的美好与对生活的向往。诗歌开头以“月初生”引入,月亮的升起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引子。接着,通过对两个女儿的描绘,诗人将她们的情感与月亮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浪漫的氛围。

小女儿在拜月后坐在阶梯上,试图模仿画出自己的双眉,展现出她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这种天真无邪的姿态令人感到温馨。对比之下,大女儿则进入帘幕,心中充满幽思,暗示她可能有着更复杂的情感,或许是在思念某人,或是在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时刻的情感波动,反映出一种青春的柔美与内心的丰富。诗中蕴含的情感不仅局限于对月亮的崇拜,更是对生命、爱情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初生,谁家二女不胜情:开篇以“月初生”引入,暗示了一个富有情感的时刻,接着提及“二女”,将焦点放在女性身上,表达出她们对这美好时刻的珍视。

  • 红裙翠袖鸳鸯带,堂前向月深深拜:用华丽的服饰描绘出两位女儿的青春与美丽,展现出她们的活力和对月亮的尊重。

  • 小女拜罢坐阶墀,举手学画双蛾眉:小女儿的动作体现了童趣和对美的追求,表现出年轻女性的纯真。

  • 大女拜罢入帘帏,幽思满怀人不知:大女儿的情感更加复杂,展示了她内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给人一种神秘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裙翠袖”与“鸳鸯带”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女儿的眉毛比作“蛾眉”,形象地描绘出她们的美丽。

  • 象征:月亮象征着希望与情感,女儿们的拜月行为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个女儿在月下拜月的情景,表现出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表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青春的美丽与内心的丰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希望、祝福和情感。
  • 女儿:代表年轻女性,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拜月:传统习俗,代表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 红裙翠袖:象征着华丽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女”分别代表什么? A. 两个姐妹
    B. 两个朋友
    C. 两个陌生人
    答案:A

  2. 诗中“小女拜罢坐阶墀”表现了她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纯真
    答案:C

  3. 拜月的动作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多表现思乡之情,与《拜月辞》中表现的青春情感有明显区别。
  • 《月夜忆舍弟》:描绘思念亲人的情感,与《拜月辞》的年轻女性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路难 其六 行路难 行路难五首 行路难 行路难 行路难 其五十七 行路难 其五十六 行路难 其五十五 行路难 其四 行路难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平心定气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包字头的字 飠字旁的字 肩开头的成语 尊酒论文 在内 门字框的字 冷凝 包含事的词语有哪些 走字旁的字 衰当益壮 瞑色 螟衏 庄严宝相 力字旁的字 异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