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7:32: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32:18
送诸光禄还于越
作者: 李攀龙 〔明代〕
几年东省月,坐忆故园游。
忽有缄书至,兰亭褉事脩。
芙蓉天镜晓,风雨石帆秋。
到夜应逢雪,门多乘兴舟。
几年来在东省度过的月亮,我坐在这里回忆故乡的游玩。
忽然收到一封信,提到兰亭的聚会事宜。
芙蓉花映照在天镜般的晨曦中,秋天的风雨中帆船轻摇。
到夜晚应该会遇到雪,门前有很多人乘兴而来划船。
李攀龙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李攀龙的作品深受 contemporaries的喜爱,展现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李攀龙在东省期间,正值思乡之情浓烈之时。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兰亭聚会的向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故乡以及自然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以“月”作为开篇,带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思念。这种思乡情怀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古代文人普遍的情感体验。诗中提到的“兰亭”更是加强了这种情感的厚度,兰亭作为文人雅集之地,使得诗人对文化、友谊的渴望与向往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韵味。“芙蓉天镜晓,风雨石帆秋”两句,前半句以芙蓉花与晨曦的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新优美的画面;后半句则将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力量结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使得思乡与自然景色交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到夜应逢雪,门多乘兴舟”,则透露出一种希望和期待,夜晚的雪景与乘舟的欢乐形成鲜明的对照,充满了诗人的乐观情绪,给人以美好的遐想。整首诗在写景中抒情,在抒情中寄情,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李攀龙精湛的诗歌艺术。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对友人的期盼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诗中提到的“兰亭”指的是什么地方?
“到夜应逢雪”中提到的“雪”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