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生查子》

时间: 2025-07-12 11:22:40

诗句

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

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

抱影欲成眠,翠被寒疑裂。

双筋亸红绫,半落闻檐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22:40

生查子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原文展示:

欹枕背屏山,镜掩灯明灭。
香穗弱难扶,一寸金蚕啮。
抱影欲成眠,翠被寒疑裂。
双筋亸红绫,半落闻檐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的场景。靠着枕头,背对着屏风,灯光在镜子里晃动着时明时灭。香穗的花朵娇弱,难以扶持,一寸金色的蚕在啃食着它的根。抱着影子想要入睡,翠绿色的被子在寒气中似乎要裂开。双筋红绫的帷幕,半垂下来,似乎听见屋檐上滴落的水声。

注释:

  • :倾斜,侧卧。
  • 屏山:指屏风,古代常用来隔开空间。
  • 镜掩:镜子遮住光线。
  • 香穗:指花的穗状部分,含有芳香。
  • 金蚕:比喻蚕的颜色,暗指名贵事物。
  • 翠被:绿色的被子。
  • :松开,松弛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贞观,清代诗人,以词作闻名,尤其擅长描写细腻情感与自然景物,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对夜晚独处的深刻体验中,反映了他对孤独、思念与柔情的细腻体察。

诗歌鉴赏:

《生查子》以其细腻、婉转的情感和清新、自然的意象而受到喜爱。诗中通过描写夜的宁静,展现了内心的孤寂与思绪,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的开头以“欹枕背屏山”引入,构建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静谧与孤独。接下来的描写中,香穗的脆弱和金蚕的啃噬,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无奈。

“抱影欲成眠”,诗人在内心深处渴望安宁与归属,却因寒夜的寒意而感到不安。最后两句则通过“双筋亸红绫”和“半落闻檐铁”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恍惚与现实交错的感觉,仿佛连夜雨也为这份柔情增添了几分凄凉。整首诗既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又有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欹枕背屏山:描绘了诗人侧卧的姿态,暗示孤独。
  2. 镜掩灯明灭:灯光在镜子中的晃动,象征着不安定的情绪。
  3. 香穗弱难扶:香穗的脆弱,暗示美好事物的易逝。
  4. 一寸金蚕啮:金蚕的啃食,象征着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5. 抱影欲成眠:渴望安宁,却因孤独而难以入睡。
  6. 翠被寒疑裂:寒意袭来,翠被似乎要裂开,暗示内心的脆弱。
  7. 双筋亸红绫:红绫的帷幕,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8. 半落闻檐铁:屋檐上的滴水声,增添了夜晚的孤寂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金蚕与香穗的关系,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 拟人:灯光的明灭,赋予了夜晚生动的情感。
  • 对仗:“双筋亸红绫”和“半落闻檐铁”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情感的细腻刻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香穗:代表美好事物,易逝的青春。
  • 金蚕:象征外界的侵蚀与内心的焦虑。
  • 翠被:代表温暖与安全感。
  • 红绫:象征梦与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香穗”象征什么?
    • A. 美好事物
    • B. 亲情
    • C. 友谊
  2. “镜掩灯明灭”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明亮
    • B. 不安定
    • C. 平静
  3. 诗中“翠被寒疑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与不安
    •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

诗词对比: 顾贞观的《生查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展现了对夜晚孤独的细腻描写,但顾贞观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大鞋岭望大海 野荼𧃲二首 其二 感兴 李圣俞郎中求吾家江西黄雀醝法,戏作醝经遣 时眺 题锺家村石崖二首 雪後寄谢济公、材翁联骑来访,进退格 之官江左舟中梳头 桧迳晓步二首 九月一日夜宿盈川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户字头的字 豆字旁的字 无所错手足 饭蔬饮水 甘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包含嘻的词语有哪些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石火光阴 徇禄 厉结尾的成语 挥戈回日 谷用 离隙 赙仪 骨字旁的字 藕丝难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