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霜天晓角 其五 和赵教授韵》

时间: 2025-07-12 09:38:41

诗句

新词唱彻。

字字珠玑屑。

更有张颠草圣,何止是、成双绝。

金粟如霏雪。

扫地为芳席。

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9:38:41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 其五
作者: 吴潜 〔宋代〕
新词唱彻。字字珠玑屑。
更有张颠草圣,何止是成双绝。
金粟如霏雪。扫地为芳席。
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新的词句唱得非常彻底,每一个字都如同珠宝般璀璨。更有张颠(张旭)这样的草书圣手,他的作品何止是成双成对的绝妙之作。金色的米粒如同纷飞的雪花,洒落在地上犹如芳香的席子。让大家先高兴一笑吧,怕是明夜没有这样美好的月光了。

注释

  • 新词唱彻:新创作的词曲已经演唱得淋漓尽致。
  • 字字珠玑屑:每个字都如同珠宝般珍贵而闪耀。
  • 张颠草圣:指的是唐代书法家张旭,以草书闻名。
  • 金粟如霏雪:金色的米粒像雪花一样纷飞。
  • 扫地为芳席:将地面扫净,像铺上芳香的席子一样。
  • 诸公:指各位朋友或文人雅士。

典故解析

  • 张旭:张旭(659年—747年),唐代著名书法家,因其草书技艺高超,被后人称为“草圣”。他的书法作品充满激情,风格独特。
  • 成双绝:原指成对的绝妙作品,这里借指张旭的书法作品之高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汝霖,号潜溪,宋代诗人。吴潜生活在北宋时期,曾任职于地方官,精于诗词和散文,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与友人聚会时,吟唱词曲,抒发对文人雅集的喜爱,对美好月光的珍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霜天晓角 其五》是一首具有浓厚文人气息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新词的热爱与对创作的追求。开篇用“新词唱彻”引入,表明了词的主题,强调了创作的精湛和字句的华美。紧接着提及“张颠草圣”,不仅是对张旭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崇敬。

接下来的“金粟如霏雪”,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种轻盈而美丽的画面,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这种将自然物象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词作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最后一句“且令诸公一笑,怕明夜无此月”,则表达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惋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艺术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词唱彻:表达了对新词的热情,强调词曲的完美。
  2. 字字珠玑屑:每一个字都如珠宝般珍贵,显示出词作的精致与美丽。
  3. 更有张颠草圣:引入张旭,赞美他的草书艺术,强调同样的艺术追求。
  4. 何止是成双绝:不仅仅是成对的作品,暗示其作品的丰富性。
  5. 金粟如霏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米粒的轻盈和美丽。
  6. 扫地为芳席:将自然与人文结合,体现对美好环境的珍视。
  7. 且令诸公一笑:邀请朋友们共享快乐,表达友谊。
  8. 怕明夜无此月:表现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一丝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字字珠玑屑”,将字与珠宝相提并论,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象征:金粟与月亮象征着美好与珍贵,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新词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通过对张旭的崇敬,体现了对艺术的追求;而最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哀愁,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词:象征着创新与活力,体现了对文学的热爱。
  • 珠玑:象征珍贵与美好,强调了字句的精致。
  • 金粟:象征丰收与美丽,传达自然的美感。
  • :象征美好的时光,寄托着对未来的希冀与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字字珠玑屑”中的“珠玑”比喻什么?

    • A. 美丽的花朵
    • B. 珍贵的字句
    • C. 书法的技巧
    • D. 自然的景色
  3. 诗中提到的“张颠”指的是哪位书法家?

    • A. 王羲之
    • B. 张旭
    • C. 顾恺之
    • D. 褚遂良

答案

  1. B. 宋代
  2. B. 珍贵的字句
  3. B. 张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月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 《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是对历史与自然的沉思。

诗词对比

吴潜 vs. 苏轼

  • 主题:吴潜的《霜天晓角》强调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与艺术的热爱;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更关注历史的沉思与人生态度。
  • 风格:吴潜的词作清新脱俗,注重细腻描写;苏轼的词则豪放洒脱,思考深邃。

参考资料

  • 《宋词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词人的作品,供研究与欣赏。
  • 《中国书法史》:介绍了书法的发展及其影响,提供张旭的背景资料。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诗词的内涵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荒城落日西风 青玉案(泛大江) 酹江月(题永平监前刘氏小楼) 送梁必大归杭省亲 禽言四首 王子猷 种蔬二首 树垣 扬州过雪呈祝静得二首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虮虱臣 舌柔顺终以不弊 捉生替死 赏赐无度 棋开头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源陆 顺手人情 愚迷不悟 珍献 日不移影 卤字旁的字 反经合义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