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7:13
《禽言四首》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布谷布谷,十家九家逃亡屋。
去冬屯田买牛到黄犊,
今春军需剥皮共食肉。
无牛可耕休论饭,
秋粮要米从何办。
布谷布谷奈尔何,
江南渐少淮南多。
布谷鸟在叫,十家九家都逃离了家园。
去冬为了屯田买来的牛如今已经变成了黄犊,
而今春的军需已经剥下了牛皮,大家只能共食肉。
没有牛来耕地,饭也无从谈起,
秋天的粮食要米从哪里来呢?
布谷鸟在叫,我们该怎么办?
江南的牛渐渐少了,而淮南的牛却多了。
黎廷瑞,宋朝诗人,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们的生活困境,风格质朴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期,农民因战乱而流亡,生活困顿,诗人通过对布谷鸟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动荡对百姓生活的深刻影响,表达了对家园破碎和生存困境的忧虑。
《禽言四首》以布谷鸟的叫声为引子,展现了战争带来的严重后果,诗人用朴素而直接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的悲惨现状。开篇的“布谷布谷”不仅引起读者的注意,更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却与逃亡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接着,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他们在困境中的无奈与绝望。诗中提到的“无牛可耕休论饭”,更是将人们的生存危机推向高潮,表现出农民在战乱中失去生计、无法谋生的无奈。最后一联“江南渐少淮南多”则反映了因战乱而导致的地方资源的不均衡,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生活状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作品。
整首诗聚焦于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与人民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与忧虑,展现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反思。
布谷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战争的恐惧
C. 家园的破碎
D. 农田的丰收
诗中提到“无牛可耕”,说明了什么问题?
A. 农业丰收
B. 生活富裕
C. 战争导致的生计困境
D. 人们的无聊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反映社会动荡与民生疾苦
C. 描述个人情感
D. 讲述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