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2:15
何处有禾三百廛,芋区止在舍西边。
室如蒙叟生虚白,诗赛唐人选极玄。
耐久不如常友石,固穷未肯便兄钱。
春晴尤惬看花者,却怕山田欠水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田景象,诗人询问哪里有三百个禾苗的农田,而自己所处的芋田仅在家舍的西边。室内的光线如同蒙昧的老者一般显得苍白,诗的境界则与唐代的诗人选入极其深奥。耐久的友谊不如常常相伴的石头,固然贫穷却不愿意轻易向兄弟求助。春天晴朗的日子里,特别适合观赏花朵,但又担心山田的水源不足。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璧,号白云山人,南宋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内容多涉及山水、田园、友谊等,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田园生活,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这首诗以清新的田园风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思考。开头几句以“何处有禾三百廛”引入,显示出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接着通过对比,展示了室内的苍白和外界的繁荣,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中“耐久不如常友石”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虽然贫穷却不愿轻言求助,这种独立的精神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最后,通过“春晴尤惬看花者,却怕山田欠水泉”结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坚定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安宁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芋区”主要指什么?
“耐久不如常友石”意在表达什么?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刘克庄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