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开元天宝遗事》

时间: 2025-05-07 16:16:16

诗句

剥啄延秋屋上鸟,明朝箭道入东都。

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16:16

原文展示:

剥啄延秋屋上鸟,明朝箭道入东都。
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白话文翻译:

屋顶上的鸟在秋天啄食,明天的箭道将要通往东都。
宫中也有风流之事,但比不上渔阳突骑的粗犷。

注释:

字词注释:

  • 剥啄:鸟用嘴啄食。
  • 延秋:指秋天的延续,暗示时间的推移。
  • 箭道:指通往东都的箭道,象征军事或交通路线。
  • 东都:指长安(今西安),古代的政治中心。
  • 风流阵:指宫中风流的情景或风流人物。
  • 渔阳突骑:指渔阳的突骑,渔阳为古地名,突骑指快速的骑兵,象征勇猛。

典故解析:

  • 渔阳突骑:引自历史上著名的勇士和战事,表现出对战斗的赞美与向往。
  • 东都:古代王朝的中心,代表着权力与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璧,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作者通过描写鸟鸣和箭道,反映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当时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鸟鸣与东都的军事动向,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首句“剥啄延秋屋上鸟”勾勒出一幅温暖而宁静的秋日图景,鸟儿在屋顶啄食,暗示着生活的安逸与惬意。接着“明朝箭道入东都”,则从和平的自然转向紧迫的军事,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思考。

诗的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宫中虽然有风流之事,但与外界的粗犷勇猛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反差不仅揭示了社会的浮华与虚妄,更反映出诗人对真正英雄气概的追求。

整首诗气韵流畅,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使这首诗成为了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剥啄延秋屋上鸟:描绘秋季的安静与温暖,鸟儿在屋顶啄食,象征着生活的平静。
  2. 明朝箭道入东都:转折至军事,暗示未来的动荡与战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3. 宫中亦有风流阵:宫廷中的风流人物,暗示政治生活的繁华与虚浮。
  4. 不及渔阳突骑粗:以渔阳的骑兵作为对比,强调真正的勇猛与豪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自然的宁静与宫中的浮华对比,突显出社会的虚伪与动荡。
  • 隐喻:鸟啄食隐喻生活的安逸,箭道则是未来的艰难之路。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反映了诗人内心对和平与英雄气概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安逸。
  • 箭道:象征战争与动荡的未来。
  • 风流阵:代表宫廷生活的浮华与虚伪。
  • 突骑:象征勇猛的战士,表达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剥啄延秋屋上鸟”中“剥啄”指的是什么? A. 吃饭 B. 啄食 C. 飞翔 D. 叫声
    答案:B

  2. “明朝箭道入东都”中的“箭道”象征什么? A. 农田 B. 交通 C. 战争 D. 宫廷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渔阳突骑”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和平 B. 勇猛 C. 富贵 D. 文化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津》与范成大的《题开元天宝遗事》均对自然的描绘充满感情,但李白更为浪漫,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而范成大则更具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论文集及研究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弟观二首呈雪航 临行别单景山 应百里李天益来求作奉川十咏似之·广莫轩 到白水有感 挽族父承务郎衡之三首 夏五再游慈云 沁园春·潇洒书斋 九月一日戴时可酒边 游雪窦杖锡七首·锦镜池 挽范节干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字旁的字 畏怯 包含惠的词语有哪些 十拿九准 登开头的成语 抑阏 疋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终焉之志 强干弱枝 沉渐刚克 卝字旁的字 思秋 托妻寄子 日进有功 悬狟素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