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19:57
题杨侍郎新亭
刘商 〔唐代〕
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
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
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
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
诗的意思是:在毗陵的柱史亭旁,简洁的亭子隐匿在茅草之中。芳草像花一样盛开,修长的竹子带着新生的竹笋在风中摇曳。小径幽静,路人尚未欣赏这美景,屋檐静谧,燕子刚刚探出头来。野外的客人怜惜霜打过的墙壁,青松在这幅画面中勾勒出一枝。
刘商,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绝句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写于唐代,社会动荡,诗人常在自然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慰。新亭的环境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赏。
《题杨侍郎新亭》是一首描写田园景色的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亭子周围的自然风光,给人一种清新、幽静的感觉。
开篇“毗陵过柱史,简易在茅茨”,即以地名和简陋的亭子设定了背景,给人一种隐秘而自然的感觉。接着“芳草如花种,修篁带笋移”,描绘了草木繁茂的景象,生动且富有生机,显示出自然的魅力。诗中“径幽人未赏,檐静燕初窥”则通过静谧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感受,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最后两句“野客怜霜壁,青松画一枝”则将意象推向更高的境界,描绘出一种超然的情怀。诗人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世喧嚣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营造出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比如“檐静燕初窥”中的拟人手法,使得燕子似乎具有了观察的意识,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毗陵”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D. 江西
“径幽人未赏”中的“幽”字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安静
C. 热闹
D. 疏远
“青松画一枝”中的“画”字是用来比喻什么?
A. 画画
B. 生命的长久
C. 自然的美丽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两者在意象上有些相似,但王维的诗更突出一种孤独与空灵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