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扇画东坡抱琴》

时间: 2025-05-21 13:19:52

诗句

谓是苏长公,如何抱丝桐。

不必穷是非,闻名自生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19:52

原文展示

题扇画东坡抱琴
作者:陈著 〔宋代〕
谓是苏长公,如何抱丝桐。
不必穷是非,闻名自生风。

白话文翻译

这幅扇子上的画描绘的是苏东坡,他怀抱着丝绸制成的琴。无须追究他的是非,单是他的名声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注释

字词注释

  • 苏长公: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丝桐:指用丝绸制成的古琴,象征音乐。
  • 穷是非:追究是非曲直,指的是对事情的深入探讨和评价。
  • 生风:名声传播,产生影响。

典故解析

  • 苏东坡的琴艺和文学才华在历史上享有盛誉,诗中提到的“抱琴”不仅指其音乐才能,也隐喻其高尚的气质和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琴象征着文人雅士的品位与修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描写名士、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精神文化的兴盛时期,苏轼作为当时的杰出代表,其艺术成就和人品影响着许多后人。诗人以扇子上的画作为引子,意在表达对苏轼的崇敬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苏东坡抱琴的画面,体现了其文人气质和音乐才华。诗的开头以“谓是苏长公”引入,表明了画中人物的身份,并通过“如何抱丝桐”表达了对这一形象的深刻理解与赞美。这里的“丝桐”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文化、艺术和人格的象征。接下来的“不必穷是非”,则透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诗人认为苏东坡的名声无需追究其是非,因其才华早已超越了那些纷争,彰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最后一句“闻名自生风”强调了名声的力量,显示了苏轼在文人圈中的影响力,反映出一种对真才实学的崇敬。

整首诗在语言上虽不繁复,却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苏轼的钦佩和对文人精神的追求,生动地表达了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仰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谓是苏长公:开篇点明画中人物,即苏轼,称其为“长公”,表现出对其的尊敬。
  • 如何抱丝桐:描绘苏轼抱琴的姿态,体现其音乐才华与文化修养。
  • 不必穷是非:暗示苏轼生平经历的争议与非议,诗人对此持开放态度。
  • 闻名自生风:说明苏轼的名声如同风一般传播,表达了其在文化界的重要地位。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比喻,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 “抱琴”一词不仅形象生动,也富有象征意义,呈现出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苏轼的赞美,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强调了真正的才华和品德不需要刻意去辩论,只需静待其名声传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坡:象征文人的理想与追求,是文化的象征。
  • 丝桐:代表音乐与艺术,承载着文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 :象征声誉与影响力,表明名声的传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长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轼
    • C. 白居易
    • D. 杜甫
  2. “丝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友情
    • C. 音乐与艺术
    • D. 财富
  3. 诗中提到“不必穷是非”,诗人对苏轼的态度是什么?

    • A. 批评
    • B. 尊重
    • C. 不屑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苏轼
  2. C. 音乐与艺术
  3. B. 尊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 陈著的《题扇画东坡抱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艺术的追求。前者借助扇画表达对苏轼的敬仰,后者则通过月亮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同样的文人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曹松 春雪初晴喜友生至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 相和歌辞。采莲曲 月下作 寄南徐刘员外二首 其一 勉送吴国三五新戒归 勉诗僧 寄松江陆龟蒙处士 赠李明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抓药 頁字旁的字 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振 褎然举首 毛字旁的字 包含睹的词语有哪些 隶字旁的字 无名之朴 龝字旁的字 桃蹊柳陌 逆子贰臣 不治生产 口直心快 包含滚的成语 汤熨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蛛丝马迹 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