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5:1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5:17:47
为龄叟作
作者:陈著
多年坐镇翠微西,钟鼓声中好品题。
见大不嫌山寺小,立高应笑世人低。
扫莓苔地皆新筑,倚竹梅云是退栖。
最与老天相狎处,无边风月省提携。
这首诗的作者在翠微山的西边坐镇多年,在钟鼓声中品味着诗文。虽然山寺不大,但他并不嫌弃,站得高的人更能笑看世间的低俗。扫除莓苔,打理的地方都是新修建的,倚靠在竹子和梅树旁,享受着云朵的安静与闲适。与老天最为亲密的地方,就是这无边的风月,似乎不需要他去特别提携。
作者介绍:陈著(1180-1260),南宋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发展的交替期,诗人通过自己的隐居生活反映对世俗的超脱,对自然的归属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索。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多年隐居在翠微山,环境优美,钟鼓声中他能够安静地品味诗文,体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的看法,虽然山寺不大,但他不以此为然,反而在高处俯瞰世俗的低俗,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后四句则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清扫苔藓、倚竹梅而栖,体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而最后一句“无边风月省提携”则传达了诗人与自然深厚的情感联系,仿佛天地间的风月都是他的知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的超脱,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和人生观。
诗词测试:
诗中“钟鼓声中好品题”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倚竹梅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认为“见大不嫌山寺小”说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