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0:35
笑问空中云,乞我今夕月。
我是方外人,得此清兴发。
翩然驾黄鹄,飞入白银阙。
诗人对着空中的云彩笑着问道,希望能得到今夜的明月。自己是一个超脱于世俗之外的人,因此能在这清幽的环境中激发出这样的兴致。于是他翩翩而起,驾着黄鹄,飞入那白银般的宫阙。
“方外人”出自道教文化,指那些超脱于世俗之人,追求清静无为的生活。诗中提到的“黄鹄”,在古文中常用来象征飞升和自由。诗的意境与道教的追求相契合,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和超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李若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流露出淡淡的禅意。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诗人或许正坐在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因而产生了对明月和自由飞翔的向往。这种环境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今夕月”为引子,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诗人通过与云彩的对话,引出了对明月的渴望,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欣赏,更是情感的寄托。李若水在诗中展现了他作为“方外人”的身份,表明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这种超然不仅体现在对月亮的向往上,更是在他选择“翩然驾黄鹄”这一意象时,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理想。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上脱俗高远,体现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了道教哲学中“无为而治”的思想。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方外人”指的是:
A. 世俗人
B. 超凡脱俗的人
C. 普通人
“翩然驾黄鹄”中“黄鹄”象征:
A. 普通鸟
B. 自由与高洁
C. 生活的烦恼
诗人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A. 明月
B. 明星
C. 太阳
答案:1. B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鹿柴》中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与《夜坐与高子文分韵得月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前者更注重描绘自然的景色,后者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结。两首诗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表现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