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24
《鹧鸪天十九首 其三》
隔水惊鸿会远心。
轻歌缓拍觅知音。
窗前邀月情何切,
花下遗笺意自深。
听夜漏,度邻砧。
黄庭初拓背人临。
忽传家报催归急,
忍泪无辞抵万金。
这首诗表达了远方思念的情感。诗人在水面上看到惊鸿,心中充满了遥远的思念。轻声歌唱,缓慢拍打着节拍,寻找知音。窗前邀月,情感何其深切;花下遗留的纸条,情意自有深厚。夜里听钟声滴答,邻家砧板声回荡。黄庭之上初拓,背后有人临近。突然传来家信催促归家,止不住泪水,无法用金钱来抵抗这种痛苦。
吴湖帆(1894年-1968年),字仲明,号湖帆,江苏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题材,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创作于吴湖帆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家庭变故频繁之时,诗人通过个人的感受,展现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鹧鸪天十九首 其三》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诗的开篇用“隔水惊鸿”引入,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又象征着遥远的思念。接下来的“轻歌缓拍”则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知音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理解与共鸣的追求。
诗中“窗前邀月”和“花下遗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邀请月亮,象征着对美好情感的渴求,而花下的纸条则是思念的寄托,展现出对亲情的无尽思绪。夜晚的钟声和邻家的砧板声交织在一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琐碎,却也加深了思念的愁苦。
最后“忽传家报催归急”一语,突显了外界的催促与内心的挣扎,诗人忍泪而归,表明了对家庭的责任与牵挂。这种情感深厚而真挚,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思念和情感的深度展开,表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牵挂,情感真挚而动人,展示了人性的温暖。
诗中“隔水惊鸿”中的“惊鸿”指的是什么?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黄庭”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