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1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17:01
公子曾修净饭因,
斋鱼声里司前身。
累觞肯缓持螯手,
一钵不劳行炙人。
对镜禅心秋涧月,
放怀俗虑晓江尘。
渺茫漫笑神仙事,
何用金盘荐擗麟。
这位公子曾经修行净饭的缘故,
在斋鱼的声音中,他自觉清净。
频频举杯,哪怕手握螯也不愿放慢,
一钵饭不必仰赖炙烤之人。
对着镜子,禅心如秋涧月般清明,
放下世俗的烦恼,如晨曦中的江尘。
渺小而模糊的神仙事,
何必用金盘来荐送麟兽。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活跃于士人文化圈中,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理解与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物质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公子的修行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头两句提到公子因修行而清净,暗示了他对生活的反思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接着通过“累觞”和“一钵”的对比,展现了他对饮食和生活的简朴追求,似乎在传递一种不依赖于外物的生活态度。
后四句则转向更深层的哲学思考,对镜自照,反映出禅心的状态;而“放怀俗虑”则是对世俗繁杂的释然,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姿态。最后以“渺茫漫笑神仙事”结束,似乎在讽刺追求神仙境界的徒劳,强调了对于物质享受的无所谓。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使整首诗富有深度,展现了李弥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强调精神的富足远比物质的奢华更为重要。
诗词测试:
李弥逊的《和判宗展钵之作》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权力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公子”指的是?
A. 皇帝
B. 贵族或有身份的人
C. 普通人
D. 僧侣
“何用金盘荐擗麟”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奢华的追求
B. 对神仙的向往
C. 对物质享受的轻视
D. 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您能对李弥逊的《和判宗展钵之作》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欣赏。